黛玉听着丈夫之言,反问道。
“对,最好是上京去,不过想要赖在这里倒也不是不行,日子稍微艰难些罢了。”
“既是如此,那咱们便离了这里,上京吧。”
黛玉叹息了一声,对着丈夫道。
“好,先打发二管家上京去修葺宅子吧。咱们上京其实也好呢,至少日后能在京城见着妹妹了!”
林如海去世之后,骆辰逸便让人将骆婉慧送去了京城大伯母处。
彼此之间虽然有书信往来,不过已然是两年没有见面了。
黛玉心中对于小姑子也是时常地记挂着,她是品尝过寄人篱下的生活,所以也怕小姑子在大伯母处受了委屈。虽说大伯母听着是个和善的,可到底不如在自己家自在不是。
况且,她也能看出来丈夫偶而流露出来的想念来。
再者说了,虽然外祖母家的做法惹的黛玉伤心失望了,不过姐妹们却个个儿是好的,闺中的qíng谊,少时友qíng,无法忘怀。
所以这日黛玉拉着骆辰逸一起回忆了自己往昔的岁月,尽皆是欢乐往事,似乎那些略有褪色的记忆满是甜蜜。
这其中,自然是少不了贾家的那位凤凰蛋的,尽管知道妻子与那位宝玉并无私qíng,可是骆辰逸还是觉得心中极是不舒服。
虽然心中酸,不过骆辰逸遮掩的倒是不错,黛玉也是在兴头上,所以并没有注意到丈夫的神色有异。
第二日,回忆了半夜往事的黛玉夫妇自然是起晚了,好在家中并无长辈,也只有小夫妻二人,也无人挑刺。
饶是如此,黛玉在众人打趣的眼神中略显羞窘。
骆辰逸的脸皮却是厚的很,他俩如今即便是躺在一起也什么事儿都gān不了,不过是起晚了而已,现代人睡到中午起chuáng的多了去了,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qíng。
他这副坦dàngdàng的模样,众人倒是觉得无趣了。
日子一日接着一日地揭过,既然是要上京了,方方面面地也该准备起来了。
二管家是林家栋的儿子,将来是要接替大管家位置的人,打发他进京是最好的人选,而且当初林如海在世时,就是打发的他上京接了女儿回来的,京中的qíng形他也熟悉。
二管家林忠安对于姑娘姑爷的差遣并没有任何的不悦,反而是高兴的很,主子看重,这是自己的荣幸。
林忠安带着jīng兵qiáng将,日夜兼程,上京去了,况且京中的宅子里还有宫仆在,所以并不怕没有人用。
留下来的这些人则开始收拾家中的细软大件儿,有条不紊地准备着上京事宜。
当然,随着二管家一起的,还有黛玉的亲笔书信,送给京中的贾府,贾家可以不仁,可是作为晚辈的黛玉却是无法不义,所以这种失礼的事qíng她却是不能做。
况且自己是皇帝亲封的郡主,是以更加不能失礼。
贾母接到了黛玉的书信之后,又是悲叹,又是喜悦,qíng绪各种起伏。
虽说女婿反悔让贾母心中极为地不悦,可黛玉是自己女儿留下唯一的骨血,她哪里会不疼了呢?
况且如今虽说是黛玉当家,可是玉儿的脾气秉xing她还能不明白?最是个孤高清傲的,也不将那些huáng白之物放在眼里,那赘婿听着琏儿之言,似乎也不是个省油的灯,贾母日夜忧心,生怕那赘婿将林家搬空,再回了骆家,到时候自己可怜的玉儿可该如何是好?
到时候只怕自己的玉儿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此时此刻,贾母已然将贾琏带回来的那一匣子的银钱选择xing地遗忘了。
如今好了,玉儿得封县主,又举家上京,且等回京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待着,那赘婿也会忌惮贾府一二,不会太过分了!
况且贾母心中也是有一宗心事儿的。
东府的蓉大奶奶过世,自己的宝贝孙女儿封妃,陛下也降下了不世隆恩,允了椒房省亲,自然是要建重楼重宇才行。
可是这偌大的国公府基本上就是个空架子了,即便这几年自己已经不大管事儿,可是府内的开销付出她却是比谁都清楚的,所以如今府上是内囊已尽,寅支卯粮罢了。
不过贾母只是装聋作哑,毕竟儿孙自有儿孙福,这许多的事qíng,儿孙不长进,自己一个老背晦又能如何?年纪大了,觉少了,饭进着也不香了,她真心是懒得去cao心这些有的没的了。
毕竟这国公府,可不会让自己这一把年纪的老太太亏着欠着,只要自己的宝玉好好儿地,贾母就能对所有的事qíng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且由着儿孙们折腾去吧。
长子不长进,次子太过方正,不知变通,至于小辈儿中,琏儿虽有些机变,不过并没有其他的立足本事,所以她还能指望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