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笙_作者:心渔(836)

2016-04-25 心渔 茴笙

“啊?那需要多久?”
“不好说,也许五六十年,也许一二百年,也许更久。”
王十三激灵灵打了个寒颤,道:“你说笑吧。”
“呵呵。”说到散功的事,文笙确实是在开玩笑。
乐城虽然不小,一下子涌入了这么多人,难免有些吃不消,各路人马很难相互间全都客客气气,不时有争执冲突发生。
王十三就看到了好几起。
一动了手,就算不认识人,只看武功招数,他差不多也能认出门派来。
“这些人都是吃饱了撑得吧。”
有工夫打架,不赶紧寻找《希声谱》的线索,王十三老大看不惯,和文笙抱怨。
文笙也在想,到底应该从何处入手。
谭家人得到的消息应该更为详尽,否则不会出动这么多人。按出发的时间推算,谭五先生一行早已经到了关中,他们现在何处?
还有一点叫文笙百思不得其解,谭家手里也有好几篇《希声谱》了,若是连那些都参不透,他们应该知道,拿到全本对他们来说,也是毫无意义。
上次还只是首阳一个,这次却如此兴师动众,难道针对的是自己?怕自己拿到《希声谱》变得更qiáng?
还是有什么别的原因?
文笙半天无语,王十三有些担心,探头到车内瞧了瞧,突地一笑,道:“别愁了,还是用我的办法吧。”
王十三的办法很简单,在过去也不止一次用过。
每一个地方都有帮派,有个风chuī糙动,这些地头蛇就会立刻知道。乐城王十三来过,对本地的帮派还隐约有点印象,只是那是两三年前的事,在这个风险这么大的行当里,两三年够换七八个首领了。
他想来想去,还是觉着应该去碰碰运气。
如果遇上不识趣的,十三爷一顿老拳,教教他如何识趣就是了。
他没有同文笙细说,牵着拉车的马往城南而去,边走边四下打量。
就在这时,他突然听到远处里不知谁叫了一声:“顾文笙在浦川出现了!”
就这一声喊,整条街上都随之静了静。

第四百四十二章 第一夜(二合一)

  这消息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不知有多少人在问:“浦川在哪里?”
就连文笙都不例外。
王十三有些疑惑:“浦川离这儿可不近,三四百里呢。”
他们自然知道这个消息是假的,问题是散布消息的人出于什么目的。
王十三断言:“这是有人没安好心,想要把水搅浑。”
文笙也觉着王十三说得不错,若非如此,接到信的人应该第一时刻悄悄赶去,哪会儿嚷嚷得尽人皆知。
毕竟真要骑快马的话,三四百里路有一天时间就赶去了,运气好说不定还能分一杯羹。
抱着这个想法的显然不在少数,不大会儿工夫,往浦川去的西门、南门都排起了长龙。
王十三见状乐了:“这么着到挺好,咱们先找个地方歇歇脚,吃点儿东西,估计着很快就有客栈空出来了。”
他将马车停在一处小吃摊附近,过去买了十几个刚出锅的水煎包,拿油纸垫着捧回来:“包子来了。”
文笙探身撩车帘,王十三钻进车里,坐到了她对面。
“趁热吃,吃完了咱找地方住下来,先歇一晚上再说。”他把包子连油纸一起放到文笙面前的小茶几上,有些期待地伸手去抓,“这一路赶得,都没能好好吃饭,老板说这包子是猪ròu白菜馅的,闻着挺香,我看买的人也多,你试试。”
文笙眼疾手快,在他爪子上轻轻一弹。
王十三望见她似笑非笑的神qíng,讪讪一笑,缩回手去在身上擦了两把,起身下车。去跟老板讨来两双筷子,还特意在热水里烫了烫,回来递给文笙:“姑奶奶,这总行了吧。”
文笙接在手里。
王十三没有上车,放下车帘道:“我去买点儿东西。你先吃,别等我。”说完走开。
文笙透过帘子的fèng隙见他往路旁一家店铺而去,没太在意。放下筷子。等王十三回来。
王十三去了差不多有一刻钟时间,拿了一件绛红色的连帽斗篷回来。
他上了车,将斗篷递给文笙。“啧”了一声:“我知道你对我好,不过包子凉了就不好吃了。不是说叫你别等我么?”
他口里虽然在埋怨,脸上却是眉开眼笑的,夹了一个包子。冲文笙示意:“快吃。”
文笙笑笑没有作声,拿起筷子夹包子吃。
这么面对着面。头碰着头的吃东西,车里的气氛就变得格外温馨而旖旎,王十三沉溺其中,吃了一个又一个。赞不绝口:“这真是我吃过最好吃的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