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草咸池_作者:南枝(17)

2016-04-07 南枝

据楚岫对这个世界的记忆,虽也有三十六计中的几计在传说,但是却没有这样具体统一的描述。

“三十六计分六套:胜战计、敌战计、攻战计、混战计、并战计、败战计。”
“胜战计 第一计,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yīn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第二计,……”

皇帝看着后面几页时,眼神忽明忽暗,右手不自觉的摩挲着纸页,过了很久才抬起头来看楚岫,“易卿,这科举之法的确是一个可取的取士之法,有了此法,将利于后世千秋呀!不过,现下世族势力太大,怕是不好施行。”

楚岫在心里嘀咕,利于后世千秋,那是当然,这是用中国上千年的历史验证过的。“皇上,臣进言,有三法可以避开世族的问题,其一,对世族保持原有的中正制取士制度,对平民施行科举,然后慢慢增加科举取士的人数,减少中正取士的人数,时间长了,人们就会看到科举的好处,并且朝中已摆脱了世族控制的局面,最后将中正取士制废除便很简单。”

“这样的确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和你后面提到的瞒天过海很似。只是不知要用多久时间。第二法呢?”

“其二,打击世族,将其力量削弱,让其不能阻止皇上的改制变法。”

“这可不是一件简单说说的事。”皇帝抬起头来看着楚岫,露出些微意味不明的笑意。


十一章 录用

  “世族力量qiáng大,甚至敢藐视皇族,并不在于其传承的家世,悠久的历史,只在于他们手中有兵权,在朝中居要位。他们居豪屋,享美食,美婢环绕,生活无忧还好弄权,他们从没想过是谁赐予他们这样的生活,不感激皇家君王对他们的厚待,普天之下,莫非皇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他们食君之禄,却不忠君奉君之事,不思事君,不想国民;世族终是国家人民的障碍,不可不除,只可早除。”楚岫看到君王听得皱起了眉,接着说,“当今之世,力量代表一切,有兵就有权,要削弱世族的力量,首先要收回世族手中的兵权,要天下稳定,兵权只可在帝王手中。”

楚岫这几句话说到皇帝的心坎里了,对于盛源帝这样的皇帝,喜好的就是将一切控制在自己的手中,在他心里肯定早就想收回兵权了吧,只是苦于没有时机,或者说是他在等时机的到来。而楚岫则给他创造了时机。

“易卿说的甚是。”皇帝看着楚岫的眼光已带着危险。
而此时的楚岫却只能继续说下去,他在bī皇帝把他作为心腹谋臣,或者皇帝就把他灭了。而楚岫相信,眼前的皇帝会选前者,因为他霸气十足,他有足够的信心和气魄相信自己的选择和决定,所以他定会选择挑战。这样的皇帝在某些方面像西楚霸王项羽,也像清代乾隆皇帝弘历。
若说承国是一艘大船,那盛源帝莫语昊便是一个极好的舵手,而楚岫要做的是一阵顺风。

“要收回兵权,关键在于要有仗可打,还要是一场大的战争,这样皇上便可以借御驾亲征之名,将兵权收回自己手中。臣想皇上应是早就将这些想到,只是在等待东风,借攻打锦国之名实施。这样既收回了兵权,又能扩大承国土地,一举两得。”楚岫要说的话都已出口,他抬头看向帝王,皇帝没有表qíng的思考着问题。
楚岫松了口气,只要皇帝在思考和犹豫,就是他的胜利了。

“那你的第三法呢?”皇帝没有过多的表示,接着问起了后面的问题。
“臣的第三法就是第一法和第二法同时实施,并且在军中采用新的选拔和管理制度,不仅可以提拔出更多优秀的将领,还可以将世族在军中的力量和影响削弱剔除。”这些都是楚岫一早想好了的,若要讲军制,他并不是特别在行,但是他却是可以给些建设xing意见的,毕竟他了解更多的历史,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皇帝也定是考虑到这些了的,要彻底掌握军权,便要掌握军中的军心,要用自己的人来控制军队。

“易卿的话让朕受益匪浅,朕的身边正好缺了一个机要秘书,你便来担任此职吧!你这后面几张纸中写的三十六计,倒是可以和孙武的兵法相提了,爱卿小小年纪,倒是才华横溢。”皇帝一脸笑意的看向楚岫,让楚岫受宠若惊了。

看来楚岫下的猛药起了作用,皇帝决定重用楚岫,机要秘书可是皇帝身边极为重要的职位,虽然官位不高,但是权利有的时候却可以和一国之相相比。只是这个官职在暗处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出谋划策,而丞相是在明处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