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建军也说,“晨小子,我也觉得你李叔说得在理,这估计就是那姓胡的给咱们使的绊子。”
苏晨细想想,也觉得他爹和李达发说得有些道理,可能之前的一切都太顺利了,所以今天碰到这件事请,他就有些慌了手脚。
说归说,苏建军还是有些担心,“可是,人家说什么走法律途径,晨小子,当初买店的时候没啥纰漏吧?”
李达发和苏晨互相看了看,当初签合同,办理过户的时候,他们两个人都在,走的程序也都对,也没发现有什么问题。不过,如果什么纰漏都没有,对方怎么可能这么明目张胆的给他打这个电话?
苏晨有些头疼了,李达发也不说话了,点了根烟,啪嗒啪嗒抽了起来。
这时候,苏珍开门进来,看到三个人愁眉不展的样子,乐了。
“你们爷三个怎么了?脸拉得这么长,丢钱了?”
苏晨把事qíng原原本本的和苏珍说了一遍,原以为苏珍会像李达发一样,结果却看到他这个婶子想了想,表qíng都没变。
“这有啥可想的?那家人想收回店,肯定是眼红咱们生意好。至于晨小子担心有什么把柄,我看那人纯粹是看你和你叔土里土气的,像没文化的,诳你们呢呗。”
苏晨一脸的黑线,“婶子,我好歹是个大学生。”
“就你?”苏珍撇了撇嘴,“一年到头也不见有件新衣服,不是白衬衫就是白短袖,穿得像上山下乡那会看到的知青,说你是大学生,谁信呢。”
被苏珍这么一搅合,屋子里的气氛不再那么凝重了。
几个人商议过后,决定以不变应万变,既然人家说走法律途径,就看看他们怎么走好了。反正当初房产证、产权证都办齐全了,有了这两样,对方即使真告上法庭,他们也没什么好怕的。
三天后,那个女人又打电话过来,苏晨留心了那女人说的话,想寻找些蛛丝马迹,结果发现翻来覆去就那么几句,他逐渐确定,对方可能真的是像苏珍说的那样,在诓骗他们。
果然,当苏晨直接告诉对方,想走法律途径就请便的时候,电话那端沉默了,之后就是咔嚓一声。苏晨看着嘟嘟响的话筒,笑了。
之后过了很长时间,都没有再接到过那个女人的电话,苏晨为了保险,给原来火锅店的胡老板打了个电话过去,结果对方推得一gān二净,声称完全不知道这件事。苏晨也乐意他当做不知道,只是和他说既然当初大家生意都做了,还是不要出什么意外的好。毕竟和气生财嘛。
后来想了想,苏晨gān脆把店里的电话号码重新换了一个,然后再重新给客户发一遍外卖单子,这件事就这么了结了。也知道这工作挺麻烦的,苏晨心甘qíng愿的被送外卖的小陈和小王敲诈了两盘红烧ròu。
第十一章散不去的yīn影
转眼一个月过去了,B市的高校陆续开学了。苏晨本想再留在分店一段时间,可是苏建军不同意,分店在市中心,离苏晨的学校比较远,总是来回跑,怕耽误苏晨学习。苏晨说不过他爹,就只好重新找了个叫吴成的厨师,算起来,这人和苏晨还是同乡,毕业于B市一所比较知名的烹饪学校,年纪虽不大,做出来的菜比苏晨也差不了多少。苏晨又在分店呆了一个星期,见一切都走上了正轨,觉得基本上没什么可担心的了,就把管理分店的一些事qíngjiāo给了李达发,约定以后每隔一个星期他过来查一下帐和相关的一些事项。对于这个决定,李达发没意见,亲兄弟明算账,这是他早先对苏晨说过的话。既然大家合伙做生意,什么事qíng都明明白白的才好。
苏晨提前两天到学校查了成绩,有些遗憾没拿到一等奖学金,拿了个二等,五千块。稍微打听了一下,一等奖学金被一个叫杜昇的人拿走了,这名字苏晨觉得挺熟悉的,却一时想不起来是谁。后来上公开课的时候,看到那几撮醒目的huáng毛,才想起来这人是谁。真看不出来,这个杜昇头脑这么好。
杜昇看到成绩的时候也有些吃惊,不过不是因为他自己。从小学开始,他年年都是第一,每次考试的成绩都能拉下第二名几十分。高考的时候,他是B市的理科状元,全国第三。就因为他每次的成绩都很好,即使平时淘气了些,家里人也不会拿他怎么样。原本以为这次考试也一样,没想到全系第二名和他只差了五分,后来发现那个第二名就是上次给了他一脚的苏晨,不知道为什么,杜昇的心qíng有些微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