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是农忙时节,一路上安阳并未遇到什么人,因着现在不早了,想必牛大叔,也已经赶着牛车进了镇,到了老树根底下,果然没有牛车的影子。安阳想想也好,省的那些夫郎再问七问八,看出破绽,不过自己要受些累,走去镇上了。
还好这两天安阳吃的好,又总是进山锻炼,依着这体力,走到镇上应是没问题的。走了大半的路程,因为背着竹篓有些沉,而且安阳才锻炼了几日,哪能一下子改了这身体的素质,所以不一会儿,便喘着粗气停了下来。将背篓摘下,喝口水,安阳找了一个背yīn的地方坐下,歇了一会儿,待缓过劲来,接着赶路,就这样走走停停,半个时辰的路程,愣是走了一个时辰,这让安阳下定决心,一定要将这破身体练好,不然,走几步路就累得不行,以后的日子可怎么过。
不过好赖,总算是到了镇上,杯子里的水喝完了,安阳从怀里掏出两文钱,在一个大碗茶铺坐了下来。叫了一碗茶水,边喝边歇着。等到汗水落得差不多,身子也缓过劲来,安阳向茶铺老板打听起这镇上的医馆。
“这位小哥,您和我打听这事儿,算是找对人了。您这是要去瞧病?”
安阳笑着回“不是,采了些药材,想卖与店家,补贴家用。”
“这镇上啊,有三家医馆,都收药材。这百姓医馆是杨家老爹开的平民医馆,给咱老百姓看看小病,拿拿药。另有一家是镇上里正夫郎娘家开的,价格高,不是咱小老百姓进的去的。还有一家济世堂不知这老板是谁,可能在这开的有声有色,和这有官家背景的平分秋色,甚至是更胜一筹,想必不是什么简单角色。”
安阳听罢茶铺老板的消息,当即决定到这济世堂走一趟。杨老爹的医馆小,想必不愿花太多的价钱拿下这山参,而里正夫郎不是个好人,想必娘家也不是什么好鸟,再说自己都要和木小哥儿成亲,定然不会给他的后么娘家送去珍宝。那济世堂的背景不简单,听茶铺老板的口风,这店的信誉还是有保障的,那便定了就这家。
喝罢茶水,安阳循着茶铺老板指的路,来到济世堂的门口。紧了紧背上的竹篓,安阳走了进去。现在正值午时,医馆里没有看病的人,还未等安阳开口,一个药童打扮的人迎了上来,“这位小哥,可是要看病?”
安阳摆了摆手,指指背上的竹篓“前两天采了一些三七、当归,不知贵店收不收药材?”
“收的收的,请这边来,让胡大夫瞧瞧。”
安阳跟了上去,小童将安阳带过去,便离开了。把背篓摘下,将三七、当归等药材递给胡大夫,老头摸着白胡子,拿起药材细细看起来,“不错不错,这两天采的吧,看着根系还非常新鲜。”
“是的,小子前两天进了趟山,遇着了些药材,便采了回来。”
“这两样药材不错,数量也不少,合该值一两银子,老夫叫小童取来。”
“老人家别急,我这还有一样没露出来”说着安阳将布包拿出来,打开了碎步的一角,还不等安阳说话,老头立马站了起来“小子,将包收好,跟我进屋里详谈。”说着顾不得桌上的药材,疾步走进屋内,安阳紧随其后进了屋。
“快把碎布打开,让老夫仔细瞧瞧。”安阳把布包打开,露出了静静躺着的野山参。胡大夫激动得胡子上下抖动,打量着这支参“小子,你这运气不错,这可是上了年头的参,少说有个几百年,品相如此之好,老头子我也是头一次见到”胡大夫小心翼翼的看着这棵野山参,喜悦之qíng溢于言表。
“小子,这参,你想要多少?”
“胡大夫,小子一个村夫,怎懂得这些,您是这镇上最有威望的大夫,想来不会欺我年幼,您说个价吧。”
“好小子,行,你既信得过老夫,老夫也不瞒你,不说在京城,这山参若是在州府,那价值也是不可估量。可咱这镇子小,远没有那么繁华,老夫付你一千两,你看可好?”
一千两已经大大超出了安阳的预期,原想着这参顶了天也就三四百两,不成想竟翻了番,看来还是低估了古人对人参的重视程度。虽然在州府或者京城,这山参卖价更高,可越繁华的地方贵人越多,自己一个平头小百姓,没有什么依仗,出了事儿如何是好,不若卖给济世堂来得方便。
安阳点了点头,将山参jiāo给胡大夫,胡大夫立即将山参收好,唤来药童,去账房那取来一千两银票。未等小童出去,安阳向胡大夫说道“胡大夫,可否将银票给小子换成一张五百两的,加上四张一百两的,再把最后那一百两换成散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