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了爹么,又没有其他亲人在世,原主与安阳一样成了孤儿。没了亲人,但李阿嬷与自家阿么是手帕jiāo,又及为喜欢原主,便从旁一直照顾着,不然当时一个七岁稚儿如何长到十八岁。虽然身体瘦弱,但好歹也是顺遂长大成年了。对了,这里与现代不同,小子十六岁成年,而哥儿则要更早,十四岁便已成年。原主由于家境贫寒,至今尚未娶亲。
从原主的记忆中得知,该村名为上安村。村长姓安,名虎,慡朗直正。不然也不会一当便是二十年。而这李嬷嬷便是村长的夫郎了。村长家里在村里是数得上的,所以才有能力一直接济原主,直到其长大成年能够养活自己。
安阳理了理思绪,大致了解了现在的状况。今是武朝元年,新帝即位,大赦天下,广施恩泽,减免了二成赋税,因而村里的人欢欣鼓舞,喜不自禁。原主也被李阿嬷叫去家里庆祝,饮了一两酒,回到家便人事不省。第二天安阳变成了安阳。
简单的吃过晚饭,安阳便琢磨了起来,家里的粮食所剩无几,而手上的铜板也只剩几百文了。虽说有支金钗,但那是传家的宝贝,动不得。看来要进山看看了。
也亏得原主和山脚旁住的猎户方大叔学过两手,还算有些身手。这方大叔不是别人,正是原主阿爹的异xing兄弟,对原主是十二分的喜爱,家里只有一个小哥儿,便将这通身的本事传给了原主。也是即使李阿嬷家再怎么接济,也是有限的,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原主靠着打猎也减轻了不少生存压力。到底小时候饿着了,伤了些底子,是以有些瘦削。
第二天早上简单的吃了早饭,安阳便提着堂屋墙上挂的弓箭,背着竹篓进了山。别看这个村子不大,可山不小,野物山珍也着实有些。安阳边走边将地上的jī腿菇,平菇采下放进背篓。走了两步,听见了一些响动,放慢脚步,安阳扒开前面的灌木丛,发现了一只雪白的兔子,正吭哧吭哧的吃糙。提起弓箭,安阳she了过去,还别说,这十年真不是白练的,一下便中了目标。提起大白兔放入篓中,安阳又往前走去。似乎今天老天爷格外垂青安阳,这不他发现了一只正在孵蛋的野jī。安阳从后面袭击,抓住野jī的翅膀,用绳子绑起来,把那十几只蛋也收入囊中。今天收获差不多了,设下几个陷阱,往回走时又发现了一丛野山椒,安阳欣喜地摘下,大步回了家。
回到家中将兔子皮剥下,硝制好,挂在墙上风gān,把兔ròu切成块,用葱、姜、蒜、醋、酱油腌制好,放入柴锅加入角落里找到的洋芋蛋,也就是土豆,一起炖煮,不一会就飘出了诱人的香气,因为洋芋蛋放得多,安阳便没有做糙米饭,就着兔ròu洋芋吃了起来。
吃过晚饭,正是夏日,只打了井水,痛痛快快的洗了个澡,因着今天事qíng较多,进了趟山,难免有些困乏,安阳便熄了烛火睡下了。
☆、第2章 亲事
次日一早,在公jī的打鸣声中,安阳醒了,伸个懒腰,起身从井中打了盆水,洗了把脸,又把昨日剩下的兔ròu热了热,早饭就这样解决了。收拾好碗筷,想起昨日带回来的野jī,安阳动手在院子的西边角落,简单的用糙搭了个jī窝。又把家里的一些小木头劈成木板,搭了一个小栅栏。剪掉翅膀,把野jī安顿好,日光正好,也亏得安阳前世不是什么富家大少,知道怎样分辨jī蛋是否受jīng,检出了八个受过jīng的放在jī窝,让野jī孵化,蛋生jī,jī生蛋,也就不愁没有ròu吃了。
想起现在的处境,房屋摇摇yù坠,破败不堪,原主也没有多少家底,手头的钱只有几百文,现在最重要的是,摆脱现在的窘况,起码要把肚子先填饱了,把身体调养调养,再把身上这几年未换的补丁衣服换一换,即使是最粗糙的布料也好。
因为阿爹阿么的病以及相继离世,家里的田地都卖了出去,现在只靠安阳上山打猎,种点菜勉qiáng维持生计。作为农民,最为看重的自然是土地。有了田便有了生存的底气。所以攒钱买几亩地势在必行。现在说这些还太早,还是先解决肚子的温饱问题再说吧。
咚咚咚“安小子,在家吗?”
安阳丢开思虑,现在这个时辰,也不知道是谁。理了理衣服,静下心,忙应了一声“在的”,便一路小跑去开门。
打开院门,便瞧见了一位穿着红布衣服,耳边也别着一朵大红花的中年阿嬷立在门外,见安阳出来,便立即笑了起来,大声的说:“安小子,这可是天大的福分呢,府衙替你官配了一位夫郎,虽说是官配,可人家可是镇上官家的木清小哥儿,贤淑知礼,可不是咱们这乡野哥儿比得上的,你呀,就等着一个月后娶娇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