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子难为_作者:欧嘿呀(13)

2016-03-27 欧嘿呀

尤其后来张绣吃着jī蛋问他爹,你说是先有蛋还是先有jī捏,直接把他爹都问恼了。
张谦恼羞成怒,差点逮着他揍屁股,不过有些话倒是让他若有所思,比如那句实践出真知。当然关于先有蛋还是先有jī这个问题他还是很认真的写信请教一些好友同年了。
张谦绝对不承认自己是被个五岁小儿给问的无话可说所以折磨一下自己的好友来找平衡的。
张绣不是没外出过,事实上他从小小的会计一路做到财务总监的位置,出差的次数不要太多,出差嘛,不是飞机就是火车,偶尔近了就跟同事拼车,这样一路慢慢悠悠的边走边逛还真是没有过。
且不说三百年前的环境空气都不是后世能比的,唯一让他不满的就是,这路实在是太不平整了,他们走的还是管道,也是坑坑洼洼哪里都不平,有时候碰到下雨马车还会陷进泥坑里。
张绣被晃的身体都苏了,一到晚上做梦就是一堆一堆亮闪闪的星星一会儿排成S一会儿排成B。
张绣发誓,他一定好好念书,然后当官,然后到工部,他爹能到户部最好,然后他要去研究水泥,他爹肯定会给他拨款,然后他要把全大盛朝所有的管道都特么整成水泥路。
因为心qíng烦躁,于姨娘也有点晕车,杭氏要照顾小妹妹,除了每天停车的时候或者偶尔去杭氏车上逗逗小妹妹,剩下的只能自己找乐子了。
jīng神抖擞忧心忡忡的张谦就成了他的目标。
固然是发泄自己的不平衡,另一个却是想让张谦心qíng能放松一下。
事已至此,难道得了忧郁症就能改变现实吗?还不如放宽心想想以后怎么办呢,天无绝人之路,靖王再怎么一手遮天也不能一条fèng都不漏,总能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的。
与其现在想东想西,不如放宽心且看以后。
这不,这几天张谦脸色果然好了许多。
其实张绣很纳闷,虽然当今也算的上政治清明,但文帝(□□-太宗-文帝,现是昭和二十八年,以后称皇帝昭和帝)登基的晚去的早,且文帝虽然只有五个儿子,但个个聪敏能gān,除了靖王自动放弃皇位争夺,其他人争的头破血流,谁都没想到文帝去世前遗诏居然留给了当时才十二岁五皇子,想当然皇权之争留下的隐患也多,尽管当今也算勤勉开明,却也管不到方方面面,时不时的就有个什么什么的势力蹦达出来,但为什么他们这一路什么都没碰到呢?
此次西区近四千里,其实和流放也差不多了,按照马车每天八十里的路程,就要走将近两个月,要说能一路风平làng静一点波折都没有,张绣是死都不信,偏偏事实就是如此奇怪。
张谦听说儿子还盼着山匪qiáng盗出现,顿时哭笑不得:“这些匪徒不是没有,只不过形成势力的自有其生存之道,你以为光靠他们自己能保得住那点山头?靖王虽势大,却没有反叛之心,也只不过是骄矜了些,且今上如此贤明,这些人也很会看风头的。再说了,一般宵小又如何惹得起我们?”
张绣忽然想起了临行前忽然来到的那五十个侍卫。
好像自家老爹的调任状并不是内部发的,而是皇帝直接下旨的,现在又没有人要跟皇帝抢皇位,自然都是看皇帝脸色行事了。
不过总觉得哪里挺奇怪呢。
“父亲,我听说别的官员去上任,其实是不准带家眷的,就算带家眷,一般也是家眷在后。咱们家怎么就一起了呢?”不准带家眷允许娶小妾啊,不仅电视里这么演的,好像很多人家都是这么做的——都是翠儿去外面买东西的时候听来的,且那些人家眷与其说是留京孝敬父母不如说是作为人质。
张谦意味深长的笑:“咱们张家可不是我一个,咱们张家当家可是你大伯。”
张绣登时就明白了。
永宁伯张谚对那些庶出的兄弟并不亲,尽管张谦有功名在身,说出来也很给张家涨面子,奈何那也是对外面的时候兄友弟恭,而事实上,因为母亲是嫡母指给老伯爷的通房丫头,且母亲本身不是那种伶俐人,张谦打小就没得过什么宠爱。
也就爱读书会读书让老伯爷高看了一眼,也不过是面上的事,暗地里嫡母没少打压他,他能成功熬死两位顶头上司然后分家,不得不说是真的天资聪颖。
可惜他刚功成名就,生母秀云就死了,死后才得到恩典抬成姨娘。
张谦对张家没好感,否则也不会因为同病相怜就对两个小弟伸出援手。但再没好感,他们都是一家子的兄弟。
打断骨头连着筋,扯了葫芦牵出藤,有些东西不是不在乎就能无视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