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谚一宿宿醉加翻云覆雨的脑子总算从混沌中有了一丝清醒,似乎,好像,那个看着就讨厌的三弟的儿子回来了?昨天还递了拜帖?
不怪张谚糊涂,他与花媚娘感qíng算是不错,但男人么,都有个贪鲜恋色的,花媚娘是一身媚骨风qíng万种,奈何看多了便是再有才qíng再是相合这感qíng也就淡下去了,况且他年纪越大越不耐烦家中女人的勾心斗角,花媚娘现在掌权又多了几分凌厉失了以前的体贴,家中虽然还是花媚娘最得宠,却也是一个月五六天去她房中罢了,其他人却连一两天都不定有。
张谚前段时间外出碰到一个乡下女子,那乡下女子十六七岁,长得不是很漂亮,但是很爱笑,一笑圆圆的苹果脸就有两个小酒窝,而且xing格慡朗单纯,宛如一股山间清泉,张谚一见之下就被吸引住了。
也亏的张谚虽然不成器耳根子软,却也不喜欢qiáng迫他人,严格来说更有一种文人的艺术làng漫qíng怀,简单来说,人家玩的是qíng调,再加上他现在虽然年级略大,但保养的好,看起来也就是三十多岁的样子,有钱有闲又有心,花费了几个月时间终于让那姑娘答应与他为妾,并且写下约书不让这姑娘受一丝委屈。
在孙氏不理花氏bào跳如雷的qíng况下,这姑娘自是难以进入张府了,张谚一怒之下gān脆就立了这姑娘为二房,而且明晃晃的养在了外面,还专门找了几个好手看管门户。
昨天张谚回来花媚娘就又开始哭诉,张谚就生气了,一下子觉得花媚娘太不懂事了,当年他把她迎进府来嫡妻孙氏都没说什么,这花媚娘不过一个妾室却管到他头上了,到底还记得以前的qíng分张谚骂了句不可理喻就扭头出了安宁伯府去了心头好二房那里。
张谚想了半天才开口道:“哦,是阿绣啊。”
他对张绣一点印象都没有,唯一记得的就是好像是他家三弟的庶长子,两家来往并不亲密,也就是有大事了通知一下,过年了送个年礼,前几年孙氏掌权的时候对那些庶出兄弟还算不错,但是这几年花媚娘掌权却是除了年礼(安宁伯府的年礼一年比一年薄)再也没其他往来了,就连杭氏去世这边也不过派了个下人去吊唁,甚至张谚自己都并不清楚这些事。
“阿绣什么时候回来的?”
张绣道:“昨天,大伯,咱们进府吧?”这个大伯把他当什么了就在门口拦下了?
张谚恍然:“哦对,阿绣什么时辰来的?怎么也不进去?”
张绣不好意思的笑笑:“也没多久,不过门房小哥说大伯和两位哥哥都不在家,家中都是女眷怕冲撞了,就等了会儿,大伯回来的及时,并没有多久的。”
张谚也笑:“既如此就进去吧,善保,去给夫人说一下,就说绣哥儿回来了。”
张绣眼神闪了闪,他这大伯也不算糊涂透顶嘛,他还以为大伯会让人告诉花姨娘呢。
张谚直接带了张绣去了正堂,进的屋内张谚才有工夫仔细看这个侄子长什么样。
大盛并不像前明开国皇帝那样禁武,对文人也多有鼓励,所以时人眼里美男子的标准简言之就是形貌轶丽,但这些人面貌俊朗绝不会有一丝女儿气,而张绣,虽然身高还算不错,但看着就太单薄,且一张脸蛋看着比女人还漂亮,张谚看着就不喜。
天子脚下,若手中没有点权利背后没有靠山,张绣这样的相貌就是招灾的。
现在男风盛行,多的是人喜欢这样雌雄莫辨的男孩子,再说张绣现在十三四岁,正好是最好的年华。
张谚心中不喜也就不想再跟他说话,张谦再有本事也不是二品一品大员,不过是个地方小官,还不够他另眼相看的资格,虽然他已经是张家兄弟里最有出息的人了。
简单问候过家常后又沉默了,张谚是没料到张谦居然立了一个妾室为正,张谦当时派人回京城改族谱的事办的很隐秘,除了几个族老外根本没人知道,张谚自然也不知道,他只是觉得这个弟弟越来越不像话了。
张谦年龄又不大,哪怕再娶个继室也是理所当然,说不定就改了子嗣单薄的命,不过听说张谦现在已经三子一女之后心里也忍不住有点嫉妒。
他长子出生早,后来几经努力也不过得了个庶子,却再也没了其他消息(女儿完全不被他看在眼里),没想到张谦这一折腾就有了三个嫡子。
不过一个是真正的嫡子,一个却是半个嫡出的长子,还有一个半嫡子可人家是兄弟两个,以后的事可是说不准呢。
沉默了会儿还是张绣忍不住道:“侄子听说大伯好酒,特意给大伯带了两瓶西域葡萄酒,还请伯父不要见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