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绣开始还有点担心,毕竟是第一次实践,等鱼越来越多的时候就得瑟起来了,看着高锦在那里抓耳挠腮他一个劲儿嘿嘿的笑,笑的高锦浑身汗毛直竖。
张全无奈的摇摇头,暗暗的骂了句傻瓜。
鱼越来越多,张绣一直不去捞鱼,最后还是四侍卫之一忍不住了:“张少爷,咱们是不是该捞鱼了?”
话说就算这鱼小,可是也不是没大鱼啊,他亲眼看到一条一尺来长的大鱼摇头晃脑的进去了。
偶尔有大鱼到水面晃悠一下,可不止是一条。
张绣道:“急什么?等再多点随便用棍子敲,一敲一堆,等鱼翻肚皮后咱们只管捡就是了。”
张绣才不会告诉他们他压根就忘了考虑怎么捞鱼的事,说出来都不够丢人的。
那鱼越来越多,到最后简直就是鱼挨鱼鱼挤鱼了,四尺见方的一个小池塘,齐刷刷的全是鱼。
这下好了,也不用棍子敲了,之前装点心的盒子已经空了,直接下手捞,一捞一个准,几个人捞的不亦乐乎,尤其高锦和四位侍卫,仗着武功高qiáng只捡大的捉,很快岸上就躺了七八是条鱼,还有十几条大鱼,其他都是一拃来长的白条,虽然收拾起来麻烦,却味道鲜美的紧。
张绣捉了几条鱼就不捉了,水太凉姜明浩不准他长时间接触水。
然后就和姜明浩在水边糙丛里捉虾子,居然也捉了十来只指头大的大虾,张绣乐不可支,这下好了,人家吃兔子他们吃鱼,吃完鱼还能吃虾子,简直太美妙了。
可惜不是夏天,张绣还记得上学的时候的一篇课文叫做《天山景物记》的,因为那一篇课文,张绣高考的时候差点都报考新疆的大学,终究理智尚存,还是报考了本地大学。
只是里面的景物描写却让他从此着了迷,在参加工作有了经济余力之后,也曾经去过几次天山,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心境的原因,抑或是人太多改变了天山特有的那份宁静,终究没有找到那时的感觉。
可是现在,这个chūn天将近夏天临近的祁连山下,竟然找回了早已遗失的曾经的美好。
张绣只可惜自己来的不是时候,chūn天万物复苏,就是猎物经过了一个冬天的艰难也都瘦的很,更不要说什么蘑菇圈啦果子沟啦一人高的艳丽的野花啦,那统统是美好的幻想,幻想。
只不过有鱼也不错,至少不至于全部落空。
姜明浩的侍卫里有个是本地人,边串鱼边说等会儿吃饭的时候可以弄点野菜,野菜配野鱼,再加上随后猎点野物,这才□□猎。
张绣听到这里心里一动,既然是耍人,那就耍的彻底一点,反正已经撕破面皮了,也不在乎再多上一星半点——这一年多来他算是看明白了,靖王虽然勇武过人,却并没有对朝廷不敬,甚至某种程度来说敢有侵犯皇权的,他比当今圣上都火气大,光张绣就见过至少三次靖王大骂那些贪官污吏,说是把他姜家大好的江山都给拱了,这话要是说出去那些人都不用活了,国之蛀虫比之造反的罪名也差不到哪里了,而张谦是典型的帝党,不,应该说他拥护的不是当今,而是皇权,这是一种很奇怪的现象(张绣自以为的),也因为张谦的忠心和清廉,靖王并没有给他下绊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张谦之所以能在这边顺利掌权,和靖王悄无声息的支持离不开,明白了这一点张绣也就知道了靖王的底线,只要他没有反叛之心,靖王看在张谦的面子上也不会为难他的儿子,再说了他gān嘛要造反?吃饱了撑的?自己当老板哪有给人打工舒服?自己当老板是压力自己抗,打工是压力老板抗,傻子才不知道怎么选。
他指挥着大家把鱼弄好挂在抹脖子上,还专门试了试串子是不是牢靠,别马一跑都散了,那太坑爹了,那侍卫笑着说无妨,只要不是用力拉扯这串子没那么容易断掉的。
张绣点点头,幸亏这时候天气不太热,否则鱼都要臭掉了:“走,咱们打猎去。”
高锦有点奇怪:“咱们的鱼我刚才查了下,有八十多条呢,还打什么猎。”
张绣深吸一口气扭头:“我不跟傻子说话。”
其他人唧唧咕咕笑了起来,就连姜明浩嘴角也歪了歪。
他们这一打鱼耽搁了不少时间,其他人已经跑的没影儿了,还好四个侍卫对这边熟悉,事先又说了聚集地,他们也就溜达着试试看能不能打到什么猎物。
期间笑话无数,张绣不会用弓箭,他虽然说起来也是七岁了,按道理身子骨也算健壮,奈何力气真的不大,至今只能玩儿童弓(小儿练习所用),姜明浩都开始用一石弓了,而且这厮力气大,还能拉满,一松弦箭就飞没影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