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清水文里的小日子_作者:天蓝宝蓝(331)

2016-02-29 天蓝宝蓝

做为一个普通的偷儿,遇到这种传说中内里高手,连看着秋儿瘦弱的女娃形象,也瞬间的变得高深莫测起来。握着受伤流血的手腕,跌跌撞撞的跑了。赵岂呆愣了良久,在秋儿的晃动下才回神。表qíng有些隐隐的激动,最后还是抱着秋儿一路问路,到了城内最有名望的中医馆,请坐诊的老大夫替秋儿看病。
等着看病的人不少,赵岂抱着秋儿等了一个时辰才轮到他们,摸脉就是个仔细的事,没有现代化的医疗机器,中医讲究望闻问切。曾经做过几世中医的秋儿很了解,在赵岂的qiáng硬态度下,伸手让老大夫诊脉。老大夫闭目摇头,偶尔手指轻动诊脉,半晌收回手睁眼摇头叹道:
“令妹的症状老夫前所未见,据你所说的症状跟脉象显示明显不符合,老夫医术不jīng还请另请高明。”
赵岂不肯死心,被秋儿阻止,本就跟身体无关,大夫也治不了灵魂的病。赵岂最终只能死心,带着秋儿离开医馆。见日头已经正午,在街上不远的小饭馆,要了两碗面。五文钱一大碗面,赵岂咋舌物价太贵,比镇上的贵了一半还多。来一趟县城,在镇上没怎么用钱,到县城后昨晚住客栈就花了半吊钱。
大夫看病,没看出什么名堂也要付十五文诊费,等回到家一两银子肯定要花光。一两银子买粗粮够两人吃上半年了,就是买大米也够吃一两个月的。赵岂最后总结,城里人的花费真贵,还是乡下好。秋儿闻言轻笑,按照他的思路,城里人会更觉得农村人寒酸。各自的环境不同,生活的方式和观点也不同。
吃完饭赵岂抱着秋儿准备回城外的客栈,那里比城内的客栈要便宜不少,回去的一路也能逛逛。在针线铺子里,秋儿买了针线,赵岂花了一两多银子,给秋儿扯了几尺红色和翠绿色的布,自己到是没买设么。秋儿也没推辞,赵岂要外出打猎捕鱼,这种合纺的布料不适合他穿,回镇上买也不迟。
赵岂本来还打算给秋儿买朵花戴,恶俗的颜色和款式,秋儿真的接受不能,硬是不肯要。最后赵岂遗憾的看着那朵红绸花,表示等秋儿长大两人婚礼时,一定给秋儿买一朵。那么久以后的事qíng,秋儿懒得搭理他,对他的审美观也不抱什么希望了。回到客栈,照旧住到昨晚那间客房,下午在房内秋儿让赵岂去跟客栈借了把剪刀,开始对买来的布料动刀。
周家带来的只有几件单棉衣,眼看就要夏天,至少要有两套换洗衣服。自己做衣服,当然是简单舒适为主,小衣袖的对襟立领收腰褂,下面一条齐膝短裙连体襦裤。做工简单不繁琐,符合这个时代不露ròu的风习,夏天穿也不会过热。两种颜色的布料,直接裁了不同色的两款,秋儿对这些也懒得费心。
双腿还不能走,做的再美也看不出效果,不如省点时间放在修炼上面。虽然很久没接触裁剪,但毕竟有过不少经验,两套衣服没一会就裁剪好,穿针引线动作迅速的开始fèng制,看到赵岂目瞪口呆。待到晚饭时,一套衣服的雏形已经fèng制出来,赵岂下去买晚饭时,就阻止秋儿继续fèng制,太晚了fèng衣服伤眼睛。
秋儿也没继续,吃了晚饭后梳洗好,就躺chuáng上休息。第二日一早,赵岂和秋儿就早早的起chuáng,用了早饭结了账在客栈门口等了没一会,钱掌柜的马车就从城里出来,赵岂同车夫说了两句,就抱着秋儿提着行李上了马车。一路不停歇的急赶,在天黑后回到了吴宁镇,赵岂和秋儿照旧在钱掌柜酒楼空房歇了一晚。
第二天约定好送孜然的时间,钱掌柜热qíng的让车夫送赵岂和秋儿回赵村。赵岂见此也没推辞,gān脆让车夫在赵村住上一晚,跟赵岂一起去采孜然,顺道捎回来也省的麻烦。钱掌柜闻言果然态度更热络,直道赵岂为人仗义,当下大方的又塞了五两银子,吩咐车夫小心照顾秋儿两人。
不说赵岂和秋儿坐马车回赵村引起的轰动,马车比脚力快上一半的时间,回到赵村时也才日头偏中。赵岂不喜欢欠人qíng,gān脆把东西在家里,马车也留在家里拴好,背着秋儿带着马夫进了山。目的只是单纯的采孜然,路又熟不向之前花那么多时间,到了地方采了一布袋的孜然,赵岂又去陷阱里看了看,提着两只兔子车夫背着孜然,三人就下山。
晚上赵岂用孜然烤了兔ròu,贴了杂面饼子,给秋儿做了个野菜汤,吃饱喝足歇下。第二天一早送走了车夫,赵岂就跟秋儿商量之前提过盖房的事qíng,打铁趁热,现在天气正适合盖房子,只是盖房子的木料有些麻烦。比较盖房的木料都要提前准备好,赵岂以前没考虑这个问题,所以也没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