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片人[美娱]_作者:雾十(254)

2016-03-04 雾十

卢卡斯表示他这个抢躺的有点冤。
威廉曾经的□□太高,那让很多人都会qíng不自禁的担心,还十分年轻的他会新生骄傲自大之心,不要觉得不可思议,真的很多人会这么觉得,甚至包括了惠勒不少在学院里(奥斯卡评委会)的老朋友。
你可以说他们是老人家的守旧,也可以说他们不知变通,但无论如何都阻止不了他们去这么想。
这些年威廉的电影叫好叫座却死活不获奖,多少是有一些想要故意压一压威廉的心理在的。而威廉前几年“委屈”的新闻反应,也好像从侧面证明了他的骄傲之心。
多少人提名都得不到,威廉得了提名就“委屈”了?
今年威廉一改往年的低调,反其道行之,不管是对媒体作态,还是真的长成了明白了什么叫谦虚,这都让老人家们十分受用。他们会有一种自己的“教育”得到了成果的满足感。惠勒终于后继有人了,惠勒不少的老朋友都这么想到。
然后,橄榄枝就终于主动递到了威廉手上,由和惠勒关系比较好的一个老牌导演朋友,他给威廉亲自打开了电话。
不要忘记米高梅的失败。
这是对方话里的一个可以说是已经很明显的暗示了。
米高梅是如何由盛转衰的?
米高梅曾一度以拍华丽大场面的歌舞片而闻名,那些歌舞片也确实是为它迎来了一次次的票房与奖项,其中集大成者,就莫过于惠勒的《宾虚》和多南的《雨中曲》。
但是之后呢?成也歌舞,败也歌舞。
那些需要大量投资的华丽歌舞电影,虽然能为米高梅获得巨额利润,却也会因为一次不慎重的投资,而让米高梅满盘皆输。当米高梅投入了大量的金钱,布置了再多华美的场景,但观众却不买账的时候,米高梅就该为此jiāo一笔天价的学费了,一笔差点让米高梅喘不过来气的学费。
不过这不是奥斯卡那边的“白老男”们的重点,他们暗示的重点是,威廉可以尝试着不要再走大片风,这样说不定明年会有惊喜。
“yeah!”威廉兴奋的抱起本来在小chuáng上玩的正好的小表弟,一边转圈,一边亲了他好几口。
虽然只有几个月大,但已经初露面瘫端倪的表弟,表现的特别淡定,任由威廉抱着转圈圈,亲了又亲,也是面无表qíng。
反倒是最近争宠争的厉害的棉花糖,在威廉脚下目露“凶”光,它觉得它的地位真的是要岌岌可危了。明明之前这种qíng况的时候,蠢奴都是抱着我转圈圈的。真想把这个碍事的人类幼崽邮寄走qaq
“什么事这么高兴?”萨巴蒂诺回来时,正看到威廉抱着路西维德在小chuáng前……呃,应该是跳舞吧?
“我终于过关了。”
其实早在沾了惠勒的便宜一举夺得奥斯卡之后,威廉就意识到,他要被奥斯卡“打压“了,以免年轻人年轻气盛什么的,这是用常理就可以推断出来的。
奥斯卡也一直保持着这样的传统,获得过一次影帝or影后的人,很显然不会再那么快的被奥斯卡再次青睐。
所以这些年,很清楚自己与奥斯卡不会太有缘分的威廉,索xing就让2b250把“眼光”都瞄准了票房大卖的大片,而不是很可能获奖的电影。
威廉可不是那种会逆来顺受的xing格,既然知道奥斯卡不会搭理他,他肯定不会上赶着去找nüè。
他换了条路,并且走的很成功。
但是惠勒当初留下的人脉,不看僧面看佛面,他们也不可能彻底真的不再管威廉。说句很势力的话,他们也有自己的孩子弟子,也想要看到他们在将来得到照拂和投资,威廉无疑是最佳的选择。
于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从1980到1985,威廉终于等到了那边松口。
“米格下部电影一定会碾压别人的,我有预感。”
“说起来,米格下一部电影到底要拍什么?名人传记?反思二战的人文关怀?呼吁大家关注空巢老人?”奥斯卡的口味就是那么几个,其实挺好猜的。
威廉摇摇头,都不是,却也是都是。
米格准备把《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改编成电影,也就是萨巴蒂诺当初准备潜移默化大众舆论而埋下的线。
《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基本说的就是在二战中,互帮互助的两家邻居最后如何成为一家人的。既有二战的人文反思,又有奥斯卡最爱看的催泪亲qíng,从某种意义上也算是名人纪录片,谁也不能否认老伯恩斯坦不是名人。
当然,在电影里不会出现老伯恩斯坦的姓,只有他的名字卡尔,一个富裕的犹太商人,由尼尔饰演。尼尔的朋友们,则会饰演卡尔的犹太朋友,和纳-粹军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