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的qíng况,我不会推辞,但不必要的曝光,也请允许我郑重的拒绝。”
是的,这就是威廉突然拒绝和惠勒一起出现在公共场合的原因。威廉之前在伦敦不知道,回了美国看报才发现,自希区柯克的葬礼之后,惠勒老爷子就突然再一次大火了一把。不是说惠勒以前不火,但并没有如今这么火。
这一切的原因,是《芝加哥太阳报》那个小报,发表了skype新开的论坛上的一则帖子:《818和希区柯克同期的那些国宝级大师们》。
里面总结列举的人很多,不止导演,也报过一些过去的影帝。
但是,这些人里面,如今依旧活跃在好莱坞,大有“我还要再活五百年”之舍我其谁的王霸气势的,也就惠勒了。
很多年轻人,有可能知道《罗马假日》,知道《宾虚》,也不一定能知道惠勒。
不过如今拜那个帖子大家都知道了,惠勒老爷子过去有多牛x,只要是个稍微想要表现一下自己这颗文艺心的少年少女,就没有谁敢说自己不佩服惠勒的。
但真正把惠勒推向风口làng尖的,却是刚刚落下帷幕的欧冠决赛。
美国虽然对足球不太感冒,但欧冠还是会转播的,正巧赶上惠勒老爷子在美国重新出名,镜头就一直在不吝啬的给惠勒,这个充满活力的可爱老爷子,一夜之间就成了全美最可爱的人,和他严肃正经的照片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也是惠勒下飞机时,会有那么多媒体的原因。
威廉除非是傻了,才会和惠勒一起行动,太招眼了。他无比庆幸自己在教练席上,一直有注意遮挡自己,没怎么跟着惠勒出镜。
☆、 第46章 来地球的第四十六天:【三更】
惠勒会火成这个样子,其实也不是完全没有推手的。
推手是谁?
显而易见,skype论坛的母公司,微软。这是微软skype大计划中的一次小试牛刀,在收购了《芝加哥太阳报》,并入股了多家出版集团后,配合着skype日渐成了气候的论坛,他们试着运作了一次史无前例的秘密推广,江湖人称“网络水军”。
结果喜人,把惠勒本就有的七分名气,生生chuī成了十分。传奇的经历,球场上活泼的xing格,以及哪怕上了年纪也依旧衣着时尚的品味,都开始被人所熟知。
据说连美版的《vogue》,都有意请惠勒老爷子去拍一期杂志封面。
上过无数电影方面杂志的惠勒,也觉得这事挺新鲜,并为此跃跃yù试,他总是不怕尝试新东西的。
“还能为电影做宣传,免费,多好啊。”惠勒总是爱把一切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
烟枪借着惠勒老爷子的东风,也真的是未拍先火,这边还在演着呢,那边已经铺天盖地的都在宣传惠勒老爷子的最后一部电影了,有节目组专门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问他们知不知道惠勒和他的烟枪,以及是否期待。答案是,连年轻人身边跟着的家长,都说上映了一定会去电影院捧场。
对于某一代人来说,惠勒米高梅,就是质量的保证。
塞缪尔看烟枪这么火,也打来了电话催,希望能早日上映,趁热打铁,要是等余热过去了,可就要抓瞎了。
“p!”惠勒老爷子直接夺过威廉的电话,和塞缪尔吵了起来,“知道你们之前为什么越出越烂,越烂越出吗?就是这种一味图快,不求jīng细的做法!我看是你坐办公室坐久了,连‘制片定律’该怎么拼写都忘记了吧?!就给的那点钱,我们快的起来吗?”
哭穷,是惠勒老爷子在那一天下午,整整长达三个小时的咒骂声中,教会威廉的。不管账面上有没有预算,还有多少预算,面对制片公司和金主,永远都只能哭穷。
本着“能多要一点是一点,哪怕要不到,也让他们不好意思开口瞎指挥”为主旨jīng神。
惠勒老爷子那嘴皮子利索的,不带重复翻着花样的说辞,无不让威廉叹为观止,也让塞缪尔闭了嘴,再不敢来骚扰剧组拍摄。
惠勒也不是说就放着这样的名气不管,不利用了,如何长远的维持名气,也是一门学问。刚好,惠勒深谙此道,回首过去,他的电影总是不缺话题和关注度的。烟枪已经算是晚的了,之前的《罗马假日》,那是从还没剧组还没开机一路宣传到了电影下映。
在那个宣传手段肯定不如如今多的过去,惠勒都能运作成那样,如今的战局可想而知。下了杂志上脱口秀,惠勒老爷子一把年纪了,也是不容易。
连七月阿森纳全队应邀来洛杉矶,也没被惠勒老爷子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