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他哈哈大笑:“那群人其实根本不在乎我功夫厉不厉害,只要我能打出来就好。直到后来我和一个导演打好关系,听他的意见找对了人,我才能偶尔饰演一部稍微有份量级的,配角中的配角。”
“你在国外只闯了四年多,难道就甘心就这么放弃?”
肖铭之转脸看他:“谢南,我得过银熊,在国外却还是这么落魄,归根究底是他们好莱坞电影人看不起我。”
谢南沉默。
肖铭之继续说:“我特别不甘心就这么回来。我也想演一部全球热门的电影,风风光光的回国,捧着一座金像奖奖杯,让全世界,都知道我肖铭之的名字。”
“可是我没有根基。”
“我在国内只有一部电影可以拿出手,就是《阴谋诡》。之后我一条人脉都没通,就带着激动和热情走进了好莱坞。我只用一句话形容我当时的状态,那就是空有抱负。就算我再认真敬业,再会演,别人看不上我。他们知道我获得过国际影帝,但还是不认可我的演技。”
“好莱坞的影星,实在太多了。”
谢南说:“其实国内也没什么不好,一切都处在上升期。”
肖铭之说:“所以后来我就想,为什么非要舍近求远呢。国内不认识我的人还有很多,就算我十多年后在国外闯出名堂,那国内还会有几个人认识我?”
谢南往前凑了凑:“来清河娱乐吧,大家在一起多热闹啊。”
肖铭之摇头:“清河是新公司,就算严清在,资源也没有太多,我去了难道要和你抢这点资源吗。我已经考虑过了。我现在还没有资本独开工作室,那就先单闯吧。”
谢南说:“你想开工作室?”
肖铭之说:“哪儿能一直给别人打工。”
谢南说:“这倒也是。”
到这个时候,现场终于布置好了。
今天要拍的镜头是周齐安第一次上朝。
皇帝坐在龙椅上,众臣礼拜。皇帝一挥袖:“赐周卿坐。”
朝中有两个周卿。一个周齐安,一个是周齐安之父。宫侍搬来座椅,还垫了金黄的软垫,放在了周齐安的左手位。
周齐安躬身道:“朝堂之上,岂敢与陛下同坐。微臣有罪,恕不听命。”
这时镜头由皇帝的近景开始转动,绕过周齐安的父亲、其余众臣,然后停在了周齐安的脚下。再向上,缓慢的向上。
周齐安的脸终于出现在镜头前。
他还躬着身,垂着眼,表情说不上卑微,也说不上轻狂。好平静的一张脸,好普通的一个人。但任何一个普通的臣子,都不会在朝堂上得到皇帝的赐座,更不会拒绝这项殊荣。
良久之后,皇帝笑道:“那便,将椅子撤去了吧。”
宫侍匆匆来,于是又匆匆去。
这是影片中周齐安的出场镜头。
谢南虽然很久没有再和肖铭之对戏,但两人的发挥还是都很默契。配角和龙套也很敬业,这个镜头没有疏漏,杨令示意可以过了。
接下来还是这个场景。
皇帝很随意地坐着,他问:“众卿可有事启奏?”这句话问得像是例行公事,然而也确实如此。
有一位文官第一个走出来:“启禀陛下,臣有事启奏。”
“讲。”
“江东水患已有数月,当地官员无不庸碌,竟至今未曾治理,还请陛下明示。”
这句话话音刚落,文官一列就开始闹闹腾腾地讨论起来,皇帝根本还没有说话。
“朕不是遣了军队前往相助吗?国库拨的银子也早该到了。”皇帝找了个空当把话说了出来。
一群两朝元老并不给他面子,还在争吵地面红耳赤。
周齐安左跨一步:“臣请命,愿往江东。”
朝堂上因为这句话瞬间寂静下来。
皇帝说:“周卿之能,朕心中有数,既愿往,朕便给你钦差之名,即日起便启程出发。赐旨,特允先斩后奏。”
这一条还是一次过。
肖铭之笑着说:“还是和你对戏最省心。”
谢南接过林蒙递过来的水喝了一口,才回道:“我最近在拍一部电视剧,带两个新人,幸好快要拍完了。”
肖铭之幸灾乐祸的笑,然后说:“别忘了你当初也是个新人。”
谢南耸肩,然后和杨令打个招呼,带着林蒙离开了,坐车去了仙侠剧片场。
他在电视剧里担任主角,本来就忙。《佞臣》开拍之后他找杨令和齐芮都商量了一下,最后的结果就是两个片场来回跑,但主要赶电视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