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重生 > 穿越之民国影后_作者:年影(145)
可惜,面对两人之间越来越大的差距,未婚夫却非但不思进取,反而破罐破摔,不仅肆意挥霍她辛苦赚来的钱,甚至还拿着她的钱花天酒地。胡蝶忍无可忍,终于不肯再填未婚夫这个无底dòng。没想到未婚夫竟倒打一耙,以小报上的不实消息为由,声称胡蝶水xing杨花,要求解除婚约。
对方的如意算盘是,胡蝶身为公众人物,必然不想弄出被未婚夫“休”掉的新闻来毁自己名声,肯定会乖乖拿出钱来,让他继续挥霍。没想到的是,胡蝶虽然看似柔弱,却是个有主见,知取舍的硬气女子,反诉未婚夫无故解约,要求法院准许解除婚约,判对方归还所欠财产并赔偿jīng神损失。
这个时代的人对订婚十分看重,男女之间一旦订婚等于是建立了夫妻关系,受到法律保护。所以,虽然在现代人眼里只是普通的分手,但在这个时代的人眼中,跟离婚也没什么两样。
《日出》《日落》落幕之后,沪上一直没什么劲爆的消息可挖,虽然这一世胡蝶的名气远没有前世那么大,但消息一出,这场风波依然成了沪上百姓茶余饭后最热衷的谈资。
为了增加砝码,bī迫胡蝶就范,那未婚夫时不时向小报捅出胡蝶的各种内幕秘闻,后来甚至连著名导演张石川也被牵扯了进去。小报绘声绘色地描绘了胡蝶如何跟张石川共舞,如何约会,把一桩子虚乌有的风流韵事描写得活灵活现。
陆秀翻了几张小报,发现上面竟满是各种空xué来风的诽谤与用心险恶的流言。连她这个旁观者看了都觉得怒火中烧,更何况是身为当事人的胡蝶了。她忽然明白了阮玲玉为什么会因为人言可畏而死。
这世上有好人,也有坏人。当恶人披上言论自由的外衣,疯狂攀咬,肆意攻讦,无权无势的弱女子根本没有丝毫反抗能力。解释就是掩饰,沉默便是默认,任何的解释与辩白只会让那帮满怀恶意的家伙越发兴奋,继而发起更加疯狂的攻击。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无知的民众向来是最容易被煽动的一群人,随着脏水越泼越多,再纯洁无垢的女子也会慢慢在民众心中变成dàng妇。没有一颗坚如磐石的金刚心,的确无法面对如此毫不掩饰的恶意攻击。
“那帮小报记者真是越来越不像话了!”王心如看了几条新闻便狠狠将报纸甩在了地上,“所有的影星里面,我最喜欢胡蝶了,待人和气,一点没有明星的架子。真不知道那帮记者的心要黑到什么程度,才能写出这样恶毒的话来。真怕她会想不开。”
“不用担心,她外柔内刚,不是那么容易被打倒的人!”说完,陆秀却是一阵后怕。虽然历史上胡蝶也是活了八十多岁才高龄而卒,但一想起被自己蝴蝶掉的那两个人,她就自信不起来了。
这个时空早已跟原来的历史不同,天知道蝴蝶效应之下,会不会发生意外。
“但愿吧……”王心如叹了口气,“先前我也想拉她一起过来参加集会的,但是她怕她的名气会给我们带来麻烦,拒绝了。也不知道她现在怎么样了。”
“咦,你认识胡蝶?”
王心如点头:“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常常借着父亲的关系去各大电影公司探班。一来二去就认识了。她人真的很好,人怕出名猪怕壮啊!哎……”
王心如说着,讲起了跟胡蝶接触时的点点滴滴。听完王心如的叙述,陆秀的脑海中浮现出了后世对胡蝶的评价,“十之五六若宝钗,十之二三若袭人,十之一二若晴雯”。如此圆融大气,长袖善舞的xing格依旧免不了被攻讦,如黛玉般孤芳自赏的阮玲玉后来会被bī到那种境地也就不奇怪了。
在这样的世界,做女人不易,做名女人更不易。
王心如走后,陆秀依旧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犹豫了半天后,她终于还是忍不住铺开纸笔,以糙清的名义写了篇声援胡蝶的文章。当然,她没傻到在这个风口làng尖上指名道姓,她可没这个时间跟jīng力跟那些道德沦丧的疯狗互咬。只是打着擦边球,从女xing主义的角度呼吁社会给原本就是弱势群体的女xing更多的尊重。
写完这篇,尤不解气,终于还是忍不住披了马甲,杀气腾腾地开始逐一驳斥那些小报上的不实诽谤。
因为,她想起了波士顿犹太人屠杀纪念碑上的那段文字:“当纳粹来抓共产党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共产党人;当他们来抓犹太人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当他们来抓贸易工会主义者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不是贸易工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天主教徒时,我保持沉默,因为我是新教徒;当他们来抓我时,已无人替我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