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民国影后_作者:年影(442)

2016-02-26 年影 民国

没想到最终的结果却是雷声大雨点小,日本人不打算继续追究也就算了,竟然还感谢女儿?
张启明的目光再落到女儿身上的时候,终于再也无法把她当成当初那个只会躲在他身后的小女孩了。受这次事件的影响,连带着王氏对待陆秀的态度也跟平时变得有些不同,不再像一开始那么居高临下。倒是让这段时间时不时会忍受一番王氏的唠叨的陆秀长舒了一口气。
事qíng虽然已经解决,陆秀这边却不敢掉以轻心,生怕日本人在明面上吃了亏,会在暗中使绊子。她现在人在南京,又住在深宅大院里,日本人不可能过来对她怎样。她在上海的那些产业也有张汉声他们照顾,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申报》可没那么多靠山。
不想因为自己连累无辜,陆秀连忙联络了张汉声,请他帮忙派兄弟暗中保护《申报》的几位编辑一段时间。
成功让日本人吃了憋,这段时间,《申报》上下士气大振,连带着销售额也跟着一路攀升。日本人那边一松口,就立刻不客气地刊登了《jú与刀》的最新章节。
知道因为这段时间的纠纷,接下来的章节读者数量一定会远超往常。想到即将发生的七七事变,陆秀特意调整了章节顺序,把最新章节换成了日本人的下克上传统。除了原先的古代史料外,她甚至还加入了不少新的内容,把九一八事变也作为下克上的典型放了进去。并且不客气地预言,如果继续这样下去,日本中下级军官对整个国家的绑架将会让日本走上一条不归路。
最后,甚至还友好地警告某些人,日本的国力根本不存在短时间吞并中国的可能,战争的进一步扩大只会把整个日本拖入持久战的泥沼,对中日双方都不会有什么好处。如果日本真心想实现大东亚共荣的梦想,应该戒骄戒躁,徐徐图之。
不仅九一八事变,其实即将发生的七七事变也是一次成功的下克上。不过,陆秀当然不可能狂妄自大到认为仅凭自己的一篇文章就能让某些人打消这个念头。她这么做,与其说是提醒日本人,不如说是在提醒中国人警惕日本人的野心。
这一章节一出,报纸上果然出现了关于中日两国间的战争会不会扩大化的大讨论。陆秀原以为,有了自己在文章中的分析,大家应该很容易就能理解日本人对中国的野心,可惜,她显然高估了某些人的理解能力。
日本人都已经差不多兵临城下了,竟然还有人认为她对战争会进一步扩大的预言是在杞人忧天。
看到那些言论,陆秀连逐一反驳的兴趣都没有。只是冷笑着又在《申报》上占了一个版面,开始了《东京梦碎录》的连载。讽刺的是,《东京梦碎录》的开头,醉生梦死的北宋王朝同样也没有想过,金人会一举南下,攻破东京汴梁,甚至掳走他们的皇帝。历史何其的相似!

第205章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文化界的名人都在忙着争论日本的侵华战争会不会进一步扩大化。跟往常一样,开始只是友好的讨论,论着论着就变成了各个派系的各种乱斗。一时间,各大报纸杂志上硝烟四起,栽赃的,扣帽子的,道德绑架的……好不热闹。
没几天的工夫,各个派系就战成了一团,反倒把陆秀这个挑起了论战的家伙忘到了九霄云外。
这段时间,陆秀为了写《东京梦碎录》,查阅了不少北宋末年官场上的史料,当然明白文人在国难当头的时候依旧不忘派系斗争,是中国几千年官本位文化下形成的一种根深蒂固的传统。虽然觉得悲哀与失望,倒也没有产生想要平地一声吼,让那帮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家伙清醒过来的冲动。
永远不要指望能够叫醒一个装睡的人,如果真这么做,除了拉来整个文化界的仇恨,不可能有半点作用。在她看来,与其把时间làng费在无聊的论战上,不如好好写自己的小说。
找到灵感后,《东京梦碎录》在她手中简直仿佛下笔如有神,甚至不需要刻意去想qíng节,故事里的一切便如电影般一幕幕出现她的眼前。加上张家老宅环境清幽,无人打搅,这段时间的效率甚至比当初在海上时还高。
在她专心写作的这段时间,唯一来自外界的消息就是来自美国的几封信。这次,不仅有杜雪怀的信,甚至还有凯特和马龙他们的信。
美国那边,《兔子总动员》实在太受孩子们欢迎,加映了一场又一场,直到现在都没下画。票房有望突破这个时代令人难以置信的一千万大关。《人鬼qíng未了》也搭上了qíng人节的末班车,赚了个盆满钵满。拍完《人鬼qíng未了》,凯特又从杜雪怀那边要去了《灵异第六感》的剧本,估计是准备搭着《人鬼qíng未了》的顺风车再赚上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