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强国之末代公主_作者:果核之王(193)

2016-02-26 果核之王

不仅仅是他,闫怀还不过是个给人做事的打工仔,都已经面临着被拖欠工资的qíng况,另外有几位主编是兼着创办人和老板的,境况就更加的不乐观。
瞿凝之所以特意点了闫怀的名,一则是种震慑,表示我知道你们每一个人的qíng况,二来,枪打出头鸟,谁叫他出声呢?
闫怀一震,几乎是惊疑不定的抬头看她,不知道她葫芦里又卖的是什么药。但只有一点,是在座的这些男人们这会儿在满座的沉默里都确定了的:那就是她毫无疑问的,非常认真。
认真到事先做了很多的准备,认真到宁可踏入书寓这种不符合她身份的地方,也要将他们召集拢来。而上位者的认真,很多时候,就是他们没办法抗拒的,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信号。
几个人互相对了一个眼神,最后是他们当中看着年纪最大,大约有不惑之龄的留着一撮小胡子男人对瞿凝点了点头,语调十分客气的开了口:“少夫人年轻有为,知音短短一个月就在京都声名鹊起,我们自然是知道的。其实我们私下底谈起来,也很是佩服少夫人的魄力,能力和手段,既然少夫人对我们的qíng况都了若指掌,那么想必今日不是只想和我们一晤这么简单的,少夫人若是有什么吩咐,不妨直说。”
瞿凝看了他一眼,微微扬了扬下巴,语气里带上了几分骄矜:“我吩咐了,你们就会去做?”
“……”要不要这么打蛇随棍上啊!
但既然都答应来这里了,听一听也是无妨的,顶多再阳奉yīn违一次罢了,于是男人们都慢慢的,点了点头。
瞿凝就笑了笑:“我之所以要说京都时务报的事qíng,不是为了侮rǔ你闫主编。我为的,是向各位再一次qiáng调一个事实,那就是在座各位的业绩,在这三年多以来,一路都在走下坡路。要说我华夏如今讲究自由开放,能识文断字的人事日渐增多,这一点,从学堂学子的数量就能看的出来。若是按照常理来说,既然能阅读的人多了,那么也就意味着更加广阔的市场前景,但为什么订阅你们报纸的人越来越少,这点诸位有思考过么?”
诸人面面相觑。
她说的诚恳,但他们却皱了眉头。
这个问题,当然被反复的提出来讨论过。订阅量的减少,其实只有一个原因:就是他们的报纸,不够好看!既然吸引不住读者,那么自然,人家就不再长期订阅了。
不过,这个问题也是如今业内很多报社都面临的难题,不只是他们在座的,实际上哪怕是如今京都那些办的最成功的报社,他们的销量虽不至于减少,但也不过是勉qiáng持平而已,这就说明,市场实际上是在萎缩,读者对他们并不满意。
一群男人都皱了眉头,yù言又止。
瞿凝笑着摇了摇头:“我知道是什么原因。在这里,你们也不必讳言。就是因为‘报业协会’这个机构的存在。”
这就是事qíng的重点了。
因为报业协会对报纸上的内容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定,其一是“流言煽惑,对国体有破坏弊害者,除停止出版外,其发行人、编辑人并坐以应得之罪”,也就是说,假若新闻当中有政治倾向导致了一些后果的,编辑和发行人都要坐牢。其二是“调查失实,污秽个人名誉者,被污秽人得要求其更正,要求更正而不履行时,经被污秽人提起诉讼时,得酌量科罚”。至于这条虽说后世也是一样,但在报业协会的眼里,这个“个人名誉”就变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弹xing太大,总之如果报道一些涉及*的事qíng,比如像离婚案子那一次---假如他们真想挥起这把尚方宝剑来的话,瞿凝跟金允珠都是可以被关进去的。
这也就导致了,那些没有后台,没有大树撑腰的小报们,生存艰难,举步维艰,必须得唯报业协会马首是瞻,就像是这次的事件,报业协会要叫他们写什么,他们就得写什么,所谓的新闻自由,不过只是一句空话罢了。
既然在报道的时候缩手缩脚,这个会触雷不能写那个是高压线不能碰,那么到后来,读者看的索然寡味,看见都是“万里江山一片红”,继而导致订阅量的日减,也就是qíng理之中了。
可这个报业协会虽是个毒瘤,却到底依旧是政府下属的半政府xing机构,是以这里除开瞿凝之外,其他人的身份,根本就连议论一句这个“法西斯”机构的胆子都没有。
是以瞿凝一口道破了这件事之后,场面立时变成了一片寂静,在场的人居然一下子都哑巴了,冷场了好一会都没人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