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您成功逃生_作者:桑沃(67)

  莫奕带着心底的疑问,继续读了下去。

  或许是由于这个孤儿院里存在的不法勾当的缘故,不少记录都极为简略,有些还夹杂着那个时代下层阶级的黑话,看上去令人甚至有些摸不着头脑。

  莫奕一边皱着眉头琢磨着话里话外的含义,一边缓缓地翻开了第二页。

  那里夹着两张豆腐块大小的剪报,纸页泛黄,但是字迹还尚算清晰。

  两则都是讣告。

  第一则是一个上战场不幸身亡的男人,第二则是落魄贵族家庭遭遇火灾,疑似精神失常的女主人放火自焚。

  一场悲剧的大致轮廓被缓缓勾勒出来。

  在一战战场上不幸身亡的丈夫,和因为承受不了悲痛而精神失常,从而放火自焚的妻子,以及年幼失怙,几经辗转流落公立孤儿院的一对兄弟。

  莫奕仔细看了看日期,由于此时正是一战战时,成为孤儿的人数激增,政府的主要精力也放在国外战场上,所以才会导致阴暗滋生,此等不法勾当无人制止。

  源源不断的孤儿通过明里暗里各种途径被送至此处,然后很快便会被转手卖掉,其间停留最多不过半月。

  ——而这对兄弟的记录却持续了有足足一年半。

  看着那页纸张上最后一次记录下来的日期,莫奕一愣,脑海中闪过一丝模糊的想法。

  他在自己的背包里匆匆地翻找着,然后拿出了那本自己在图书室找到的书。

  莫奕翻开书页,尘土飞扬的发黄纸张中,夹着另外一张剪报。

  被潮气沾湿而字迹不清的剪报上,那个身材高大的女人站在镜头前,苍白而模糊的五官直直地注视着镜头,显得呆板而僵硬。

  然而莫奕关注的却不是照片,而是剪报上标注的日期:

  1919年3月17日。

  莫奕再扭头看向那张孤儿的记录,上面标注的最后一次日期是:

  1919年3月10日。

  这对兄弟在这个孤儿院,一直待到了绞刑行刑一个星期前。

  为什么他们会在这里待这么长时间呢?

  难道是因为他们的贵族身份,使院长不敢将他们轻易卖掉吗?

  莫奕皱了皱眉头,总是隐隐约约有些不详的感觉萦绕在他的心头,令他不由得有些莫名地烦躁起来。

  他将那张剪报重新夹回了书中,伸手撑住身旁的床柱,站起了身来。

  抬头间,莫奕的目光猛然对上了挂在墙上的那张肖像画。

  院长室里苍白的灯光照亮了狭窄的房间,从头顶上打了下来,显得冰冷而森然

  高大女人刻板严肃的面容被框在破碎不全的相框中,泛黄卷曲的相片中,女人一双空洞洞的眼睛直视着前方,负手站着,一身肃穆的黑衣看上去格外的不详。

  她的姿势和身上的衣服,与剪报中完全一样。

  莫奕的心口一紧,如果过电一样猛地绷紧身躯,后背阵阵发凉。

  ——他知道自己的违和感出自何方了。

  英国要判一个人上绞刑架,司法程序异常漫长,有时候甚至要经历好几个月。既然院长在三月份被处刑,那就说明她至少在二月就已经被捕入狱了。

  那么,在院长被捕,孤儿院被查封之后。

  这些记录又是谁做的呢?

  第三十三章

  莫奕歪着头想了想,突然走上前去,仔细打量起了那副画。

  打量了一会儿之后,他缓缓地皱起眉头,然后伸手轻轻摸了摸相框。

  相框质量并不算很好,粗糙毛刺的边缘扎着莫奕的指尖,带来钝钝的痛感,但莫奕注意到的是,在相框毛糙的表面之上,排列着一小行点状的凸起。

  他加大了些力道,那些小小的凸起随着他的动作细细碎碎地掉到了他的掌心里。

  棕褐色的。

  莫奕抬起手掌,凑近闻了闻,不禁愣住了。

  这些……应该是凝固干涸后的血迹。

  按照这些血块排列的规律,应该是从压力很高的动脉中喷溅上去的。

  莫奕稍微后退了几步,仔细地审视着挂着相框的这面墙壁。

  墙壁没有贴壁纸,光秃秃的墙面有些泛黄,角落里洇着暗淡的水渍和肮脏的霉菌,整个房间都没有丝毫的血迹在上面,也没有重新粉刷过的痕迹。

  莫奕思绪一动,从墙角拉过了一张翻倒在地面的凳子,抬腿踩了上去。

  他伸手握住相框两侧,微微一使力,将它从墙壁上整个拿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