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如撇了嘴,待要说不坐船,又舍不得不带孩子看那热闹,毕竟岸上人山人海,若是不小心被挤进河里,那可不行,还是在画舫上看最舒心,又近又安全,还能坐着慢慢吃些东西。
许宁知她想看,笑道:“只管应了吧,我看这帖子上说的,那画舫极是宽敞,已是给我们留了房间,应是极自在的,应酬也没什么的,难道为着那些讨厌的人去看龙舟,你便要不去了不成?”
宝如叹了口气:“和那些人说话,累得慌。”
许宁道:“你只管放心,到那日他们未必有空理你。”
宝如道:“为什么?”
许宁指了指帖子:“我记得上一世这个端午,我有事没去,后来听说宋家二房一个小姐不知怎的落了水,偏巧当时宁国公带着一家子在那附近,宁国公那个卫三公子你还记得么?就是路上遇到的那个,那么多的仆从没下去,他就先跳下去救了人,结果捞上来人家小姐的清白已是误了,偏偏宋家二房,就是宋秋崖的二弟,当时身上并无差使,白身一个,大长公主脸都青了,与宋家掰扯了一番,最后宁国公与宋家商定,纳了那小姐为贵妾。后来宋秋崖出了事,二房承爵,本朝却不能以妾为妻,那卫三公子后来娶的妻子也是颇有门第不得轻忽,一个侯爷的嫡女却做了妾,当时着实有些传为笑谈,毕竟那卫三公子到最后也没能得个郡王的封,只勉qiáng靠着公主的食邑度日罢了。”
宝如不可思议道:“我好像依稀是听过这么个笑话,但是这可都是大户人家啊,满船的下人伺候着,怎么卫三公子居然亲身跳下水救一个女子?”
许宁忍俊不禁:“我后来听说宋大郎和我说,原来那卫三公子那段时间与京里教坊一位歌姬甚是qíng好,那日也携了上船观龙舟,因为前头有应酬,将那歌姬安置在自己房内,偏巧那日那二房的小姐不知为何穿的衣服,佩的花钗,居然与那歌姬十分相似,那卫三公子当时看到,以为是那歌姬落水,一时qíng急,跳了下去救人,后来才知道是弄错了。”
宝如捂了嘴吃吃笑起来:“还有这样的事儿?”
许宁道:“不错,所以你只管去好了,不管这事发生不发生,我想着那日那么多达官贵人,没人会在意你这样的小官夫人的,再说了有我在呢,你只管笑便是了。”
宝如笑道:“也好,那那日就要有劳夫君出面应酬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63章 端午风起
端午一大早许宁便携了宝如、淼淼,带着小荷去了运河边,果然登船的港口早已戒严,高大威严的禁军身穿吉服腰跨刀手持枪盘查巡逻,许宁拿了侯府的帖子出来,又有侯府的长随出来迎接,才顺利的接了进去。
待到上了画舫,才发现这画舫十分之阔大,上下共有两层,外头结着五色帐幔,檐下悬着彩灯,华丽非凡,站在光滑坚固的甲板上铺着红色地毡,一尘不染,早有仆妇上前来迎接,引了他们进去拜见主人家,另外又有丫鬟引了宝如女眷往楼上走去,原来安阳侯邀了不少客人,男客都在楼下大厅内吃酒听曲看赛舟,在甲班上便已能听到男客们为夺冠龙舟们下注的呼喝笑谈声,这也是每年惯例了,听说今年侯府也派了一支龙舟比赛,少不得有人为捧主人家的场下个几注,女眷们则在楼上消遣。
宝如一看客人这样多,不由心里暗自松了一口气,客人多,主人家自然都只忙着与那些贵眷们应酬,她只要少说话微笑寻个角落便能带着孩子好好看龙舟赛了。她上去拜见了侯夫人冯氏,冯氏正在和几个贵夫人在视线最好的窗前摸牙牌,看到唐宝如并不甚热qíng,看到她只是微微颔首,显然那天她那有意无意问宋晓萝点翠首饰的事已被冯氏知道了,今儿穿着一身莲青色的裙装,头上也并没有再戴那点翠首饰了,而是几支蓝宝石花钗。宝如也并不在乎她的态度,反正许宁与宋秋崖jiāo好,自己本来就不会招她的待见的,所以也并没什么失落之感,说了几句场面话后,宝如便自退下到一边窗子去。
女眷甚多,有的在抹牌,有的在一旁听曲,有的也学着在下注□□,又有的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外头栏杆处看景说话,大部分女眷都穿得十分喜兴。
果然宋晓菡就迎了上来,拉了她的手过了一个窗前去和她说悄悄话:“上次邀你赏花结果许大哥说孩子不大舒服没来,这次端午我又和爹爹说了,才邀了你来。”她今日穿了一身石榴红的绉纱裙,上身是月白纱广袖上衫,轻薄的月白纱衣下隐隐透着鲜红抹胸,纤腰系着红色汗巾显得身段纤巧,裙袂蹁跹,发上耳间配着一套珊瑚攒珠头面,眉目也用心妆点过,眉心还贴了石榴花瓣剪成的花佃,整个人去掉了从前那清冷样,陡然秾丽起来,原来她五官并不甚突出,今日着意描绘,又jīng心搭配裙衫头面,果然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居然看着俨然一个美人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