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怨偶_作者:陈灯(197)

2016-02-25 陈灯

话语倒是字字句句都替许宁着想,许宁转头去看宝如,宝如含笑微微点头,许宁一叹道:“无论姓唐姓许,在我心中都是一样疼爱的,只是岳父母若是坚持,那大哥儿便姓许,岳父母大恩大德,许宁定努力回报。”
不争即是争,唐家两老处心积虑这一招,却是看许宁身在高位,只怕来日要嫌弃女儿市井门户,又要以自己赘婿出身为耻,正好许家两老刚刚作死,把这个儿子的心往外推,而自己女儿却是千里寻夫,又有一子一女,眼看着还正是qíng好的时候,他们两老再在孩子姓氏上让一让,让出这个大人qíng来,多花些心思多施些恩惠,才能让女儿生活平顺,恩爱如初。再者也是防着许家那两个老不休的又一直打着让侄儿过继的主意。
两老这心思,其实许宁和唐宝如都知道,却也只是装作不知罢了,横竖两人经过一世,于这上头其实都已看淡,只是世qíng如此,荪哥儿若是随着许宁的姓,的确来日更平顺一些,不会有人指着他的出身说三道四。于是也就顺水推舟,让荪哥儿姓了许。
住下一个多月,唐家两老便思乡之心越来越盛,加上水土不服住不惯,还是辞别了许宁和宝如,一径回乡去了,许宁则娇妻在侧,儿女双全,又是地方最高长官,无人拘束,说不得的志满意得,过了一段极为美满平顺的日子。
作者有话要说:  

☆、第95章 风光回京

徽熙七年,许宁任满回京任枢密直学士,虽然从从二品到正三品,看上去似乎降了级,明眼人却知道,这是朝廷要用他了。
枢密直学士这一职务多是熬资历用的,许宁毕竟年轻,虽然因触怒皇家在地方上熬了几年,却做出了一番事业,那一个装神弄鬼的宝藏,大部分人心知肚明所谓的祥瑞遇仙都是糊弄老百姓的,多半是撞了狗屎运剿匪的时候赚到了藏宝图,大大的在朝廷上露了一脸,一下子平步青云从七品升到了从二品,地方大员。如今进了京,是实实在在的京官,又是天子近臣,前程光明,多有人揣测这调入京是许宁座师王歆的手笔,毕竟这几年来张相致仕,他得以入了中书省拜相,一贯喜用寒峻敢言之士,这许宁虽然当年搞了一处殉职的假死,又献了宝藏,却有不少人还记得他当年触怒皇家之事,更不要提他寒门赘婿的出身了,无论是自己出身还是妻族母族,皆是gāngān净净与勋贵一毫无扯,又是个能吏,这正是王相最爱用的人才。
许宁年底先是回京磨勘述职,得了上上品的考评和确定的消息后,直接就在京里莲英巷买了一座小园子,园子外头看着小,里头却是自有天地,地方颇大,仓促之间也并不十分修葺,只匆匆把人住的地方收拾出来,便赶在chūn暖花开时遣了人去接宝如母子三人。这几年宝如到底是因那一次产后失调伤了身子,没有再怀孕,大夫也只是叫慢慢将养着,许宁极体贴宝如身子,这几年换了几个大夫珍贵的药品调养,果然身子有所改善,只是孩子上一直没有缘分。好在许宁和宝如得了一子一女也已满意,倒也不十分遗憾没有再怀上孩子。
成都转运使府中,两个孩子却是闹着不愿意搬家回京,淼淼要把院子里种的石榴树带走,荪哥儿则是舍不得rǔ母,抱着哇哇的哭。因为在成都的仆佣大多都是在蜀地典买的,都是本地人,大部分人都不愿意离乡别井去京城,那rǔ母丈夫孩子都在蜀地,也是不愿意,只有请辞,荪哥儿一连闹到出发那日都还在哭。他这般重感qíng,连那rǔ母张氏都纳罕,一边揩着泪一边也是十分不舍道:“大哥儿重感qíng,叫奴家好生舍不得,只恨爹娘丈夫孩子都在这里,哪里舍得出去。”
宝如无奈只得好生宽慰厚赏了那rǔ母一番,才哄着荪哥儿和淼淼,好不容易哄得启程,仍是鼓着小脸一路不快,直到看着马车外的风景,才渐渐不再哭闹,睁着好奇的眼睛东张西望。
好不容易到了京师,许宁出城来接的时候,听到宝如说到此事笑道:“我看荪哥儿如今长得越来越像你,想来将来竟是个长qíng的。”
宝如点头叹气:“轮到自己养儿子,倒希望他莫要太长qíng了,重qíng的人,吃亏。”也不知是叹自己还是叹孩子,她一路带着两个孩子赴京,着实辛苦,许宁便说些京里的事给她听:“你还没到京城,大长公主府便已下了帖子邀你赏花呢。”
宝如纳闷道:“她请我做甚么?”
许宁道:“你忘了?宋晓菡已是嫁了进去,大长公主颇为喜欢她,让他们两夫妻都住在大长公主府的,没去宁国公府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