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致维任职的是衙门与合一堂的性质有些类似,也是处理与江湖有关的事物的。在他展现出自己的能力之后,很快,第一个挑战就上门了。
事情说麻烦不麻烦,说简单也不简单。就是有一伙武林中人,在闹市中打斗时,不慎误杀了一个人。这人是个平民,家里无权无势,唯有一个老母,按说就这样的人,是没有人愿意去管他死活的。
偏巧,这正是齐王所在乎的。齐王早对这个江湖中人的行径不满,若是普通人在闹市斗殴,误杀了路人,按律当流放,可这些江湖中人受的惩罚则会轻的多。
于是齐王就准备拿这件事开刀,在一番运作下,罪魁祸首被判了斩首之刑。这当然引起了许多江湖中人的不满,在他们看来,若是不能让他们随意打斗,简直是要要了他们的命一般。
个中多少杂事略去不提,这也与原致维没什么关系,总之齐王顶住了各方的压力,最终维持原判,此人即将在秋后处斩。
于是这就要关原致维的事了。原致维任职的衙门这次担起了守卫刑场的职责,防止那些江湖中人劫法场。身为齐王的人,最后这活计就落到了他的头上。
第96章 血海深仇4
这可不是个谁都能干的活计, 虽说被抓的那两人出身于小门派, 可事关武林中人的面子, 不只是阻拦当天就风险, 之前之后都有得罪人的意思。
一时之间, 京城内的人都多了许多,不仅是来做点什么的, 更多都是来看热闹的。于是齐王肩上背的担子更重了些,皇帝说了, 要是后面再出点什么事,就拿他是问。
原致维紧张的很, 几日没有合眼了。最后这件事表面上定的是他,实际上背后指挥的是牧云闲。这样大的事,齐王怎么可能让他一个小年轻一人负责。
对这样的情形,牧云闲是轻车熟路,左不过就是来了几个人要闹事,还能翻天了不成——且之于这件事本身而言,本来就是江湖人不占理, 有名有姓的大派不会理他们, 要来, 也只会来一群在江湖上没名没姓的人罢了。
牧云闲这几日是吃得好睡得好, 临到了行刑当天,原致维一大早起来, 就把他那群手下叫起来, 安排了一遍又一遍, 牧云闲醒过来时,没看见他人,还奇怪了问了侍女一句:“他哪去了?”
“原公子一大早就出去了。”侍女笑道:“这可是他的头一份差事,哪有不用心的道理。”
“也是,孩子办差事仔细点,是好事。”牧云闲笑罢了,对侍女道:“和音音说了,我们中午可能会回来迟些。”
“原姑娘细心,哪能不知道。”侍女说:“还等着回来给他庆功呢。”
“这可不必了。”牧云闲道:“他尾巴都要翘到天上去了。”
这一番说笑略过不提,牧云闲又看了会杂书,临近午时,方才出去了。此次监管行刑的官员姓刘,非是齐王一派的人,见了牧云闲也不热络。
他是知道牧云闲的——齐王身边的大红人,数年长盛不衰,极有手段,哪个能不知道。刘大人是个圆滑的人,不太看得惯牧云闲,见了他,也笑道:“牧先生。”
“牧某不过是一介白衣,哪里当得起刘大人这声先生?”牧云闲笑着行了一礼,道。
“这是哪里的话,此事办不好,刘某的面子都丢尽了。”刘大人恭维道:“今日还是得指望着牧先生安排。”
牧云闲又道:“今日去安排的,可不是我。”
刘大人胡子一抖,道:“什么?”
“是我们府上的一个孩子。”牧云闲笑:“孩子大了,也该有点活计去练练手。”
刘大人再一想,就知道了牧云闲所说的府上的孩子是谁,心下感叹两句,觉得牧云闲是艺高人胆大,这么大的事,就让个孩子练手。再互相感叹两句,时间便要到了。
今日这事,可不止是武林中人感兴趣,连周围的百姓也是议论纷纷。江湖本无边界,人在即是江湖。就普通人而言,虽说没有那高深武功,可江湖离他们并不遥远。贫者受过劫富济贫的江湖人的馈赠,富裕者也受过庇佑。
这次判的那么重,民间声音意见不一。不过到了时辰,刑场周围的人还是围满了。
牧云闲不是官员,自然没有资格坐在台子上面,他在旁边的酒楼中定了房间,坐在那里,远远看着。一眼就看见,已经长成了青年的原致维穿着武官的衣服,穿行在一群人之间,深色凝重,细心嘱咐着什么。看过去,在他周围,已是有了些叫人看着不太舒服的目光,忍不住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