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条江的故事,城里的老人都能说上来三四个。
从开凿起到正式航行,单是死在这江中的工人就数以千计。随后画舫流水,前朝风光,一代代累积下来,水里淹着无数冤魂,因而到了百年之后的现在,这江上也依旧事故频发。 方易记得前几年有一批秋游的小学生出事:渡江的时候因为渡轮重量不均导致船只翻覆,七十多个孩子最后只救出了三十来个。
叶寒也记得这件事。但当方易问起那孩子是否就是当年溺死的小学生,他却摇摇头:“我不知道。距离太远,什么都没看到。”
“……那你来这里是做什么?”方易不解。
“为什么那孩子一定要到十六楼去找石丰艺?”叶寒凝视着鬼影幢幢的江面,“石丰艺肯定在这里留下了什么东西或者讯息,才会引得那小鬼爬上去。”
方易这时也想起叶寒曾经解释过的事情。溺死鬼不会上高楼的。他们上了陆地就是解脱。
“来这里还不如直接问石丰艺更快。”
叶寒瞥他一眼:“我不信任他。除了你我谁都不信任,包括你那位所谓的好朋友。”
☆、小手(6)
把一段江堤几乎走完,叶寒一直注视着江面,沉默不语。方易没听到系统的提示音,他知道这是江堤的作用。江堤在建成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这样的防范:淹死的怨灵亟待上岸寻找替身,所以江堤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他站在江堤上,只要不越过它的范围,那么恶灵就不会注意到他,他也只能看到恶灵们的形迹,但什么都不能做。
“那个东西很凶。”叶寒突然开口,“恶意值超过八千的恶灵,我只遇到过两次,这是第二次。第一次的剿灭行动失败了,死了四个人。”
方易跟着他停下脚步。
“你受伤了吗?以前是和别人一起行动的?”
“嗯,很麻烦。配合不好会带来致命危机,所以我习惯自己行动。”
方易张张口,默默不吭声。他想起叶寒对詹羽说的话,在向来习惯独来独往的人看来,自己这样的家伙确实是个累赘。
“你停在这里。”叶寒对他说,“再过去会被它们发现。”
方易抬头,看到身后就是御景湾小区里石丰艺住的那栋楼。
“……是起房子的时候破坏了江堤?”
叶寒脚尖点了点地面:“这里是修补的痕迹。江堤应该只是出现了裂缝,但不至于损坏。不过修补之后肯定就对不上了,这个地方就是缺口。”
溺死在江中的魂灵通过这个缺口爬上岸,寻找替身,或者直奔自己的目的地而去。方易看看地面,又看看他:“你要做什么?”
“聊天。”叶寒说。
方易:“不需要我帮忙?”
叶寒露出“你特么在开玩笑”的表情:“不需要,你万一又引出个恶意值八千的玩意儿来,我是真的对付不了。你很重要——不对,是你身上的狗牙很重要。不能乱来。”
方易:“不是我引出来的。”
叶寒挑眉:“你确定?”
方易:“……算了。明白。”
叶寒走入了缺口的范围,面向江面,东张西望。
盯了他一会,方易把目光收回来,觉得有些无聊的他掏出了手机,上网搜寻这里发生过的事件。
搜索结果有三万多条,前几页几乎全都是发生在不同时期的溺亡事件,小到失足落水,大到渡轮翻覆。随着救助机制的建立和专业救助人员的增多,近几年的溺亡事件渐渐减少,但若是发生,必定是群体事件。方易看得心惊:他之前从未注意过这里发生的事情,也从未想到每一年居然都有那么多人死在这江水中。
最近的一个新闻引起了方易的注意。
随着夏季的到来,降雨量有时会在一段时间内急剧减少,这条江进入了季节性的枯水期。同时因为多年来过分汲取地下水和不断向江中倾倒垃圾,它的水位降到了十五年来的最低。水位的降低同时也bào露出原本藏在水底的一些东西。
在西岸的江堤下方有一大片新鲜的淤泥。淤泥中扑腾着没来得及随着江水下降转移阵地的鱼虾,还有部分沉在江底的铁制品,都随着水位下降bào露在阳光下。而在这些淤泥和垃圾之中,拾荒者发现了一个灌满水的涵dòng。涵dòng中蓄满黑色的污水,恶臭扑鼻,他们在dòng里挖出了六七具孩子的尸体。
尸体已经被泡胀得无法辨认,腐烂不堪。新闻的最后刊登出了这几个孩子的姓名:他们都是几年前渡轮翻覆事件中失踪的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