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任高攀不起我[快穿]_作者:祝宁(22)

  忱奕一想到当今圣上后宫空虚,后位空悬,忍不住就替圣上操心起来。说起来,太后薨逝已五年,圣上当初的守孝说法早就过了,应该是到了选妃立后、填充后宫的时候。

  只是君强臣弱,朝中是圣上的一言堂,圣上自己不提,就没长辈替他提起。这个牵头人,大体还得他去当。

  选妃立后兹事体大,还得从长计议才行。

  话说回来,忱奕给自己的女儿选夫婿,要降低标准的话,家世钱财方面忱奕都有,对这些就不太在意,只想挑个才学人品都好的。

  吴英祈在众多举人秀才中脱颖而出,得了探花,年轻貌俊,又不是忱奕看着长大的,远香近臭,即使吴英祈身上有很多问题,但忱奕暂时没看到。在忱奕眼里,吴英祈除了家世,就是个十全十美的人选了。

  可夫人说吴英祈家中长辈难以相处——

  全京城之中,一时都没有更好的人选,忱奕决定再观望观望。

  丞相夫人见自家夫君态度如此,知道如果挑不出探花本人的毛病来,自家夫君肯定还是属意于他。心里便有了计较,丞相夫人问道:“吴探花家在何处?我是真的好奇,夫君对吴探花多加赞誉,那吴探花的品性是谁养出来的?”

  “他家在淮扬,蔡老曾在安平书院收过他做弟子。”丞相忱奕回道。

  丞相夫人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说道:“竟然师从蔡老!怪不得怪不得,是我错看他了。”

  看来在蔡老的寿宴上,也能再见到吴英祈一面。

  丞相夫人这么想着,暂时没有别的更适合的人选,便决定要在寿宴上再考察一番,同时派人到淮扬去,察看吴英祈的名声品行如何。

  ……

  吴家。

  因为曾师从蔡老,丞相夫人就对吴英祈大为改观。只不过,在此时,不知蔡老身份的吴英祈,即使收到了从蔡府送来的第二张请帖,吴英祈也对此毫不在意,因为是安平书院的落魄师父,得知他考了探花,来蹭名气的。

  但终究师徒一场,吴英祈即使没打算去,也告诉了吴老太太,让吴老太太送点东西过去当做贺礼。

  此时的吴老太太正心疼白花了的银子呢,哪会舍得再花银子买东西送过去?即使没买华贵的衣裳没白花银子,吴老太太也是不舍得买礼物送过去的。

  蔡伯年之于吴英祈,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写诗的师父,科举又不考写诗,蔡伯年又不是个当官的,名声不显。吴老太太不禁想到,他不过是看吴英祈考了探花,就巴巴的过来,想让吴英祈给他抬高身价吧!

  和打秋风的众多亲戚无异了。

  吴老太太也是很不喜乡下的多个亲戚的,在吴英祈还没考上探花之前,只考了个秀才举人的,乡下的穷亲戚就像苍蝇一样飞过来,求他儿子写字赠福、作春联、免费为亲戚家的小孩开蒙。考了探花后,来打秋风的穷亲戚就更多了,还要修宗庙,吴老太太一一把他们都赶了回去,京城里买了院子,也没有和任何亲戚说。

  久而久之,淮扬镇的乡亲们,都知道虽然他们镇上的确是出了个探花,还是卢瑥安这个手艺一等一的木匠的夫君,但人家吴家根本不搭理他们,是个指望不上的。

  当然吴英祈注重名声,有交代过吴老太太,也把所有赚来的银子交给吴老太太花用,交代过她要对乡亲好。但吴老太太觉得那批乡亲都成不了事,吴英祈交代的,大部分都没去办。

  ……

  这天福亲王给卢瑥安当了一天的导游,教怎么穿衣打扮、请吃美食的,又约卢瑥安明天继续游玩,这样等卢瑥安的父亲进京了,卢瑥安这个外地人也不会一问三不知,不知道带父亲去哪处好。

  卢瑥安对这个安排可满意了,有福亲王在身边,即使遇到了吴英祈本人,他也不怕被抓。

  这一天愉快地就过去了,到了辞别的时候,福亲王忽然记起来一件事:“对了,我皇兄——我兄长交代过,他可喜欢你送的桃核雕了,想问是哪位大师雕的?真的是你雕的吗?他想请你雕一套作品送给娘亲,我娘生前爱好和我一样,喜欢这些绝顶精美的工艺品。”

  “区区不才,正是在下。”卢瑥安笑着拱了拱手。

  “那么精细的作品,我想看你是怎么亲手雕的,太想看了!可以吗?”福亲王非常雀跃地问道。

  卢瑥安点了点头,说道:“可以,不过我这回进京,没带桃核来,需要进些桃核才能雕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