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肥水不流外人田_作者:夜雨穿林箭(268)


小秀才却又是另一翻表情:“皇上终于赢了,他早就想远征高阙,如今正好给了他借口,这一仗至少要打到把高阙收归版图才会停,可怜天下苍生啊。”

薛寅松皱起眉头:“行军打仗粮草先行,朝廷恐怕往东南西北四个粮道都去了征粮告谕,我们不能再等了,明天搬好jī窝就回城。”
薛老爹体贴的挥挥手:“去吧,去吧,jī窝也别操心,我会都弄好的。”
小秀才没好气的回了他一句:“你又不是粮道大台总管,关你什么事!”
薛寅松解释道:“阙宏泽肯定不会再供应我低价米了,德阳肯定也会断了米,我得回去找他商量商量这事怎么弄。”
“那德阳不是要恢复高米价了?”小秀才顺着他的思路说道:“而且德阳更靠北,只要高阙人一bī近,粮食立刻会再翻倍,很是不妙啊。对了,你要不要让老掌柜他们回来?”
薛寅松也有些吃不准:“我现在就想回去,唉!还是等明天吧,一早回去。”
小侍卫几口吞完饭,差点噎被过气:“扎爷,我们几时走?”
扎斤皱眉道:“如今县城已关门,如果绕道要多走很多路,不如等明天早晨走,你也两天没睡了,好好的睡一觉。”

本来悠闲的气氛被搅扰一空,薛寅松两个人提前回了房间,一进门小秀才便道:“刚才我有句话没说,你还记得扎斤上次说,王爷绝对不会娶妻,高阙人南下,王爷应征入伍,你会不会觉得很……巧合?”
薛寅松变了脸色:“你的意思是……小王爷早就知道高阙人南侵的时间?”
作者有话要说:啊,喂,昨晚系统小受傲娇了,发新章节怎么都联系不上服务器,于是出现了只有章名没有内容的问题。

 

 


136、家生子

小秀才直愣愣盯着他:“我……我……不是这个意思。”薛寅松踱来踱去走了几步,有些焦躁:“他是堂堂正正的天朝王爷,怎么会帮着高阙?若说是为了扎斤,这也太扯了吧?再说扎斤也不是高阙人啊。”

“我不是这个意思。”小秀才越想越觉得自己的话有问题,“或者是说小王爷……早就看清楚了形势,知道高阙人势必南下?这样说也有道理,一则高阙人好几年没南下了,想必盐铁布帛缺得厉害,二则北方蛮夷南下通常都是在粮食收获季节,这样他们南侵时不必带补给。”


薛寅松举深觉有理,也松了口气:“小王爷常年镇守北方,肯定明白情势发展。年前他被抽调回来,北方少了大将,高阙趁机南下……也说得过去。”


两人商议一阵都觉得这是最合理也是最能接受的揣测,于是chuī灯睡觉准备第二天一早回城。


扎斤头一天晚上就辞行,第二日天不亮便离开。薛寅松两个人则晚一步,等天亮了才出发,赶了两个时辰的路回到米铺,小伙计忙汇报:“阙大人昨天正找你呢,说是德阳上一批米已经运好了,问几时还要。”


薛寅松听了立刻出门赶去粮道大台,阙宏泽正在书房处理公务,听说他来了笑着迎出来:“薛老弟,你最近可好?”


薛寅松等上茶的小厮出去才道:“朝廷来了征粮告谕没?”阙宏泽一愣,释然笑道:“好快的消息,我不过也是昨晚刚收到,你今天便寻上门来。”


“朝廷要调征多少粮食?”


阙宏泽摇头:“东南粮道的粮食素来主要是民用,军用一般都是征调西北、东北两道的米,告谕只是让我最近收紧口子以备急用,只要这仗不打三年以上,基本不会用到东南粮道的米。”


薛寅松松了口气:“那就好,我就怕德阳断米哩!”


阙宏泽笑道:“东南粮道离京城尚有千里之遥,京城离北边境还有上千里,这么远运过去,三升米只变了两升,故而东南粮道的米自古都只是军粮储备,很少征调。”


“那你这米还能大量供应德阳吗?”


“放开肯定是不行了,”阙宏泽喝了口茶,笑道:“但我可保证每月三千担。”


薛寅松拍板:“那也成!就这三千担也够做文章了!”


阙宏泽看看日晷,站起来笑道:“薛老弟没事吧?来,我带你去个地方。”说着引着他往后院走,出了小门上了两顶鸀呢小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