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王级炮灰_作者:非摩安(37)

  这《清静心经》全文约六百字,百遍便约有六万字。

  对此,顾青看起来并没什么表情。

  就像最近天气般,接连都是晴天,连个阴雨天都没有。

  不想入了下个月,过了没几天京城就忽得乌云密布,转眼倾盆大雨就哗啦啦地落了下来。连带着电闪雷鸣,飓风密雨,从屋内往外望,凑着闪电带来的一瞬间光,再听着外头喀啦啦啦的响动,直叫人觉得胆战心惊,心如鼓敲。

  不说内官监总管太监柴守玉想到了什么,登时脸色变来变去,便是在正乾宫开朝会的诸位大臣,还有御案后坐着的景泰帝脸色都不太好。

  训练有素的宫人早已经将通明大烛点了起来,李起麟隔着烛光能清晰瞧见景泰帝皱着的眉。

  这也难怪,上个月河南巡抚吕扬就送了奏折来,说河南道接连下起了连绵大雨,比往年都要密集,唯恐耽误农时,还引发涝灾。

  月初又上折子说担心河堤,然后那边雨就没有停歇过,便是今儿京城也跟着下了一场骤雨,河南道那边就不知道如何了。

  涝灾倒还罢了,就怕黄河跟着决堤。

  朝廷这边都等着河南巡抚加急奏折呢,想知道具体堤况如何。

  很快加急奏折便被送进了京城,景泰帝看后沉下了脸。加急奏折写得清清楚楚,水位已上涨到岌岌可危的地步,奏请皇上尽快下旨。

  这样的天灾,景泰帝自登基来也是见识过数次的,往近了说,便是去年江南便有旱灾,因饥成疫,人多流亡。

  没想到今年又遇到北方洪灾。

  景泰帝自认自即位以来勤勤恳恳,亲贤臣远小人,爱民如子,虽不敢说可比肩太祖那般明君,可也非是昏君暴君,怎上天这般接连降下天灾,祸他国民!

  这么想的,不止景泰帝这么一个。

  只是暗生的流言没直接将矛头对准景泰帝,而是剑指独霸后宫的何婉清。认为何婉清从前是祸国妖妃,如今成了皇后则是祸国妖后,上天降下天灾便是在警示世人。

  景泰帝勃然大怒。

  何婉清对此嗤之以鼻,什么祸国妖妃,还不就是有人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再说洪灾?她记得在现代时都是用水泥沙袋来堵决口来着。

  水泥配方何婉清却是不知道的,宠妃系统也没有这样的奖励。

  理所当然的,何婉清就想到了安安分分呆在灵台观的长生。

  可想到归想到,何婉清却没想好要不要把这件事告诉给景泰帝。

  说到底何婉清自认还没有那么冷血,明知道可能有法子抗洪,却什么都不说;再者她转念想到流言背后某些人的丑恶嘴脸,她可不是别人打她左脸一巴掌,她还要把右脸伸过去的包子。

  只是她可不觉得长生能应付得来,万一他到时候说了什么不该说的——想到这儿,何婉清还是觉得长生是个不定时炸弹,还是早点拆除得好。

  不过何婉清还不够快,那边暴怒下的景泰帝已想到了长生,派了禁卫去灵台观拿人。

  等何婉清得知此事,她站起来走了两步,想到了什么便淡定了下来。

  归根到底,景泰帝对她的好感度在那儿放着,无论长生说了什么不该说的,她都能全身而退。

  长生就不一定了。

  又看在长生救了她父亲的份上,秉承着不欠人情的原则,何婉清稍后有叫来昭华宫得用的大太监张成敬,让他悄悄传话给小道长生,说是让他谨言慎行,清楚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不然一个不慎,就等着死无葬身之地吧。

  张成敬:“喏。”

  张成敬躬身退走,到了殿外竟出了一额头的冷汗:难不成陛下发觉了皇后娘娘和那小道的奸情?

  不不,该当没那么糟糕,不然陛下早该大发雷霆了。

  于是张成敬为了未来计,在禁卫将长生押到正乾宫前,好生威胁了他一通。不仅如此,张成敬还跟着入了正乾宫,言皇后娘娘忧心江山社稷,特派他来旁听。

  景泰帝自是允了。

  正乾宫为皇城第一宫,威严肃穆。

  更不消说如今殿内宫人肃立,禁卫列队,景泰帝御座上威仪满满,更衬得殿下身穿道士服的长生弱小,无助又可怜。

  好吧,长生他并没有瑟瑟发抖,相反他还透着一股天然的好奇。在这大殿内还好奇地左顾右盼,等瞧见景泰帝时元气满满道:“万岁!您叫小道来做什么呀?”

  他这不说是直视圣颜了,简直就是藐视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