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好好拍戏就好。”徐导摆摆手,脸色非常缓和:“沈毓昨天那场戏确实不怎么好。那就挪到今天晚上补拍。反正是夜戏。沈毓要是不介意的话,今天的进度拍完了,大家就加个班,留在剧组补一下昨天那场镜头。”
沈毓连连点头,赶紧说道:“不介意,我一点都不介意。徐导您对我严厉一点,我会好好努力。尽量减少NG。我把昨天和今天要演的台词都背下来了。”
沈毓说着,扭头看向路过要去化妆间的陶暮:“只要今天对戏的时候,陶暮多带着我点儿就可以了。”
无辜躺枪的陶暮瞄了一眼沈毓,面无表情地离开了。
第175章
整个剧组的人都知道陶暮带人很厉害, 用分分钟入戏这种话来形容,或许有些夸张。但只要演技在水准线上, 又在拍戏之前精心准备过, 那么在跟陶暮对戏的时候, 情绪确实更容易受到催化。
奈何王者再叼也带不动青铜。以沈毓如今的演技, 就算陶暮想带,也得看沈毓自己争不争气。毕竟陶暮只是一名演员,又不是袋鼠。
更何况沈毓虽然心心念念的想让陶暮带他入戏, 可是两人的对手戏也只剩下一场——就是影片大结局时的码头乱战。
严晟卧底身份暴露,带领警察到码头围剿欲潜逃到东南亚的黑帮大佬。枪战时严御帮周远霆挡枪, 留下一段遗言后,周远霆弃尸而逃, 跟随黑帮大佬一起离开。
当然, 在内地版本中, 因为肿菊不满正面人物身死,黑恶势力最终却能逍遥法外的结局, 又让剧组加了一幕戏,就是想要潜逃的黑帮大佬和周远霆最终还是踉跄入狱。然而徐导却认为这种改动不符合剧本主旨和电影深意, 始终不同意这个改动。双方僵持不下。直到一年后,剧组才妥协。
然而《黑白》的盗版DVD已经在内地泛滥了。最终导致影片在内地上映后, 票房还不超过一千万。
这也是当初徐导邀请陶暮带资进组, 陶暮却婉言谢绝的重要原因。
码头
很多香城黑帮电影都会出现的经典取景,道具组和灯光摄像正在忙着布置片场。
陶暮和其他几位大咖坐在化妆间里,一边化妆一边等戏。
因为要拍打戏, 而且是大结局的高潮戏,所有人的造型都特别酷。黑帮这边是清一色的黑西服黑衬衫,警察那边就是清一色的飞虎队特战服。
身为这场戏的主角之一,周远霆使用的枪支是格洛克17式手枪。口径9毫米。这种枪支的主要特点是广泛采用塑料零部件,质量小,机构动作可靠,容弹量大。
不过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基本无需考虑这种问题。众所周知,一般拍摄枪战电影,哪怕主角拿的是一支只能容纳六颗子弹的手枪。只要剧情需要,主角的枪里永远都是有子弹的。
枪里没有子弹的只能是配角。
比如说陶暮。他在拍摄枪战这场戏的时候,就有很多单手换弹夹的镜头。因为之前在警校培训过几个月,陶暮的动作非常熟练而且标准。跟剧组请来的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特警教官不一样,陶暮在做动作的时候还会考虑镜头角度和角色气质。他在警校培训的时候就结合剧情给周远霆设计了不少战术动作。历经几个月的默默训练,如今拿到镜头前,简直不要太帅。
用方影后调侃陶暮的话来形容,那就是陶总耍帅绝对是专业级的。以至于在拍摄间隙,就连周彦青和其他几位大咖都忍不住凑过来,跟陶暮请教换弹夹和摆pose等各种耍帅要领。
剧组选择的拍摄地点是某个废弃码头。考虑到这段枪战是整个影片的最后高潮部分,场面非常宏大,涉及演员二百多人,场面调度非常复杂。所以徐导决定分几个部分拍摄。先拍文戏,再拍单人打斗镜头特写部分,最后再拍群戏部分。
因为是外景拍摄,光是打光和收音就布置了一个多小时。
徐导吸取以前的教训,把周彦青、严晟、王锦生、方若缇和其他几位演员的镜头都拍完了。拖到最后,才开始拍摄陶暮跟沈毓的对手戏。
是警察和飞虎队进入码头后,严御疯狂寻找周远霆,最后在一处集装箱后面发现周远霆。两人持枪对峙的一幕。
“阿霆!”
周远霆回头,用枪指着严御。陶暮的动作非常标准,一抬手指着沈毓的眉心,手臂平直纹丝不动,手指搭在扳机上。
沈毓也跟他做同样的动作。只不过沈毓的体能不太行。他是双手端枪,手臂还晃晃悠悠的。下意识还有点勾肩驼背,仪态很不好。最重要的是,不知道是因为心情紧张还是其他原因,沈毓的手指也勾进扳机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