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暮沉吟片刻,飞快的组织了一下语言,开口问道:“电影在内地上映的审核流程走到哪步了?”
徐导听到陶暮这么问,又是长叹一声,特别头疼:“光电说电影结局不行。没有彰显真善美,反派角色逃出生天风风光光,正派角色却死的死伤的伤。非要让我们改结局。这不搞笑吗?我电影之所以这么拍,当然是有我的想法。这是艺术创作,内地那些官老爷们哪里懂得怎么拍电影?我要是按照他说的拍,整部电影的立意就完全变了。怎么可能改?而且还有沈毓这么一个被封杀的因素在……”
总而言之,现在就是僵持住了。光电让他们改结局,删掉沈毓的所有戏份。制片方当然不愿意妥协。而且说实话,香城电影发展这么多年,如徐穆森这种大导演也确实看不上内地电影人的制作水平。他们甚至不觉得内地电影人懂得怎么拍电影,只是不想错过内地庞大的电影市场而已。
徐穆森跟陶暮抱怨了满腹牢骚,主题思想就是光电大老爷们不懂装懂,瞎瘠薄搞,完全不会拍电影。还坐在那指点江山大放厥词。认为内地电影之所以发展不起来,就是因为这种外行指导内行的婆婆太多。
陶暮静静听了一会儿,直指重心:“但你要是不改结局,电影肯定审核不过。内地的规矩就是这样。光电审核不通过,你电影没有办法在内地上映的。《黑白》在香城的首映时间是十二月二十四号,现在盗版商贩那么猖獗。你有没有想过,如果你这边僵持太久,盗版碟都流入内地了。到时候内地观众抢先看到盗版碟,你就算最后妥协了,改本子要多少时间?拍摄要多少时间?排档期还要多久?而且你把光电得罪死了,万一把档期给你排到不好的时间段你怎么办?”
徐穆森沉默不语。半晌,愤愤的问道:“那你说怎么搞?”
“改结局。”陶暮斩钉截铁的说道:“快点改。趁着这次补拍严御的戏份直接把结局改掉,拿到光电审核。”
徐穆森都有点怕了光电那帮大老爷的作风习气:“那万一改过之后,他们还是不同意呢?”
“我们先把剧本拿出来,交给光电审核。”陶暮到底有过两次制作人的经验。再结合后世的审核流程,提议道:“得到光电的认可后,我们再拍摄。只要这边运作得快一点,不会耽误多少时间。”
徐穆森心下苦笑。关键是他们这边运作的快不了。之前因为拍摄理念的事情两边吵的很僵。现在光电那边根本就不爱搭理他们。能拖就拖,摆明了是要卡死他们。
徐穆森灵光一闪,突然想起陶暮刚刚拿到凌霄奖的最佳新人,而且他监制的《血肉长城》还是凌霄奖的最大赢家。而且内地的娱乐传媒也有报道,陶暮现在正跟军方合作拍摄一部主旋律的宣传剧。那他在内地一定说得上话。
徐穆森突发奇想:“要不你来当《黑白》内地版的制片人吧?”
陶暮:“……啊?”
第232章
徐穆森越想越觉得这是一个好主意。
首先, 《黑白》剧组当初之所以敲定陶暮来演周远霆这个角色。最大的原因就是看重陶暮手上的宣传渠道。也就是说,《黑白》这部电影在内地的宣传策略, 很大程度上要倚重飞讯网。其次,陶暮监制的《血肉长城》刚刚在凌霄奖的颁奖典礼上大出风头。跟举办方光电的蜜月期还没过。如果能由陶暮出面沟通《黑白》电影在内地上映的审核问题,相信光电的那帮大老爷们肯定不会是现在这个态度。
最重要的一点, 陶暮的监制能力很棒。能在准确get到内地要求的所谓“政治正确”的同时,还能兼顾收视率。这一点恰好是香城制片方怎么也做不到的。
事实上, 徐穆森之所以会强烈反对光电的整改要求。很大原因就是他根本不知道剧本应该怎么改。他不清楚光电要求的“政治正确”到底是什么意思。而这一点,恰好又是陶暮最擅长的。
虽然陶暮在此之前并没有监制过电影, 但是陶暮之前投拍的《血肉长城》, 和正在筹拍的《兵王》都是主旋律军旅剧。徐穆森现在也是病急乱投医,只能抓住陶暮这根救命稻草了。
“……《黑白》在香城的首映礼定在平安夜。上映时间大概在一个月到四十天左右。我们原本的计划是想在香城下映后, 二月份春节档期在内地上映。可是现在光电审核不通过, 我们就没办法跟内地的院线谈档期。如果再拖下去的话, 只怕就抢不上春节贺岁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