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影校长是打“大家师出同门理应同气连枝”的牌。认为京影出来的导演本来就少。虽然程宝东的做法不地道了点,但既然程宝东已经认识到自己的不对,又愿意给陶暮敬酒赔罪,刘院长还是希望陶暮能大人不记小人过,跟程宝东一笑泯恩仇。至少在踏踏实实地拍完这部电影。
刘院长跟陶暮大吐苦水:“……你也知道,咱们京影出来的大导演很少。相对来说,就没有太多选择。如果咱们京影跟燕影一样,不说在国际范围的影响力,就说在圈内,能叫得出名字的商业片导演,只要超过一手之数,我都不会勉强你跟程导合作。”
但现在的情况就是京影能拿得出来的商业片导演只有程宝东一个。所以,哪怕考虑到京影导演系的名誉,京影也不想看到程宝东的黑料传的满天都是。更何况程宝东的那些黑料,充其量也就是圈内某些无法宣之于口的潜规则而已。很多导演都这么干。
刘院长苦口婆心,简直称得上推心置腹。话都说到这种程度了,陶暮总不能让学校也跟着程宝东丢脸,更不可能让刘校长为难。只不过是一顿饭而已,还是程宝东跟他低头!陶暮没什么不好答应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既然我才是这部影片的制片方和投资商,我希望在今后的合作中,程导能够摆正自己的位置。不要总是挑战我的工作范围。”
相比较圈内其他制片人,陶暮在工作期间,还是很尊重导演的想法的。这也是跟陶暮合作过的导演之所以会对陶暮赞不绝口的重要原因。因为陶暮能够充分的平衡导演的文艺追究和作品的商业性。而且陶暮担当监制的时候,通常都会给导演留出很大的话语权。
不过程宝东这种不分青红皂白,什么都想沾一口的人除外。陶暮就算再有容人之量,也无法忍受有人跳到他的头上指手画脚。选角和改剧本这些要求,程宝东作为导演不是不能提,但是越过陶暮这个制片人加投资商,直接就想说服校方搞小动作,那就太把陶暮当傻子了。
如果陶暮还能忍住不反击,那以后跟陶暮合作的人都会有样学样。都把陶暮当成冤大头来宰,这工作还怎么做?
刘院长当然也能理解陶暮的顾虑。他私底下也认为程宝东的举动有些过分,所以满口的答应下来。甚至赶在饭局之前,还特地给程宝东的经纪人打了个电话。叮嘱对方千万要记住这一点。
相比之下,郭雅凝的措辞就更随意些。
“程导对我有知遇之恩,你又是让我成功转型的恩人。你们两个我谁都得罪不起。今儿姐姐我就把脸撂这儿了,陶总您看着办吧。”
陶暮哑然失笑。不过他都答应刘院长了,自然不会驳了郭雅凝的面子。
于是第二天晚上,磨磨蹭蹭却又不得不低头的程宝东如愿以偿的把陶暮请到了饭桌上。唯一有点意外的是……厉啸桁这位家属非要跟来!
第283章
不知道是真的认怂了, 还是碍于厉啸桁在场,不得不认怂。程宝东在饭桌上的态度倒是挺好, 特别干脆的敬酒赔罪,还摆出一副自罚三杯的低姿态,时不时的拿眼睛打量坐在陶暮旁边的厉啸桁, 生怕陶暮仗着厉家的势力刁难人。
这眼药上的太明显,以至于同在桌上的刘院长和郭雅凝都有些尴尬。程宝东原本就是大院出身, 脾气骄纵,这些年又因为实绩在手, 被片方和投资商捧的太高。如今骤然放下身段, 还有些挂不住脸。所以行事难免束手束脚的,颇为刻意。
好在陶暮既然来了, 就没想过摆架子为难程宝东。倒不是陶暮想要一笑泯恩仇, 只不过是看在刘院长还有郭雅凝的面子上。以陶暮的心性脾气, 他既然答应求和, 就会把场面话说的漂漂亮亮的。在饭桌上为难程宝东,那不是给程宝东没脸,而是让刘院长和郭雅凝没面子。
果然,看着陶暮干脆利落的喝了一杯酒, 刘院长和郭雅凝面上都露出笑容。赶紧说话寒暄,一时饭桌上的气氛热闹起来。
程宝东这边儿,作陪的是他经纪人还有王博远。说起来, 陶暮跟王博远也算有些缘分。当初陶暮给王博远当武替,王博远当时就觉得陶暮非池中之物。在片场时就有拉拢之意。只可惜王博远眼光虽好, 性子却优柔寡断,做事瞻前顾后,经纪公司又不给力。生怕王博远主动跟陶暮示好会吃亏似的,明里暗里各种钳制,等到看出陶暮的价值,想要跟陶暮交好的时候,飞讯网已然一飞冲天。大半个娱乐圈都争着讨好陶暮的时候,王博远的锦上添花也就没什么必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