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半夏却坚持要等装修,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探花速递”开始了新一轮的招商。
这两天,花半夏带着乔争几人早晚都往城里跑,不是去找工人就是去联系造纸厂,有了之前的经验,操作起来也算是得心应手。
但商户这边就比较麻烦了,花半夏负责联系商户谈生意。这不,告示刚在店门口贴了两天,就已经有上百家商户上门来合作了。
这次不仅仅是水纺街的商户,还有杂货街的,甚至行知巷的都有。不得不说古人的智商还是很高的,这么快就能接受探花这一服务,而且看透这其中的理念。
“赶紧撤下来吧,咱们这一期的活动商够了”,花半夏见这两日形势太猛,第三日就让粱慕山把告示撤下来。
也许是探花给商户带来的巨大销售额,让绣妆楼的老板万里也上门求合作。花半夏之前说过,只要到了时间自然会接受商户的合作,她也不会傻到把客户往外推,自然也接受了万里的请求。
花半夏召集了各大商户老板在酒楼一聚,把这次的板块和价格跟大伙儿说了,当然,这次不会像上次那样那么便宜了,虽然涨了价,但这些老板却一个都没走,这让花半夏有些意外。
因为有程泽的帮忙,花半夏很顺利的租下了城里的一个小院子,用来作为工人宿舍和工厂,专门制造装订书册的。
不出意外的,接下来是样品拍摄时间,花半夏可谓是每天都忙,而且还每天都找借口自己出去,其实她是在没人的时候偷偷溜进空间。
一是空间里的景色很完整,一大部分的样品都可以在空间里拍出来,二是为了能够好好休息,空间里灵气重,精神恢复的比在外头好。
漫漫秋夜长,烈烈北风凉。“花花小姐”的第二本册子,在深秋微凉时终于发行,期待了三个多月的新册子,五万册的准备,在一天之内就抢夺一空。
十一月的天气,人们都穿上了棉马甲,秋风肆虐,天空总是阴沉沉的,一切都好像在说,马上就要入冬了。
而乔家这边,花了二十多天建屋子,一个月装修,这不,也在新册子发行的那日终于完工,给龚匠他们结了钱,送了每一位工人一些礼,在双方高兴的相互祝贺下,完成了房屋交接仪式。
现在的乔家,生活用品啥的根本不缺,因为跟花半夏合作的那些商户老板们,赚了钱高兴,可不一下子给乔家送来自家的东西,表示感谢。
乔里村的人可谓是亲眼看着乔大家由破败的房子变成村里的大户,一天都不带落下的。一开始,他们也就是嫉妒和嘲讽,有点钱就瞎得瑟,肯定撑不了多久。
可这一天天的,乔大家却经常有城里的人送东西上门,还对乔大一家都客客气气的,乡下人见到城里人本就胆小,这下就更能感觉到乔大跟他们之间的距离了。
不过乔大和花半夏一家却很高兴,本来花半夏还打算花钱买东西给家里做软装,现在看来完全用不着,光是水纺街那些商户送来的布匹和饰品都够他们用两三年了。
花半夏可不要像这里的不管有钱没钱的人家一样,家里除了木头就是木头,让人看起来太严肃和压抑。
可目前乔家就是除了木头还是木头,“姐姐,这真的是咱们的家吗?”花青青不可思议的看着这个新房子,一脸的不相信。
房子建成之后乔大一家就搬进来了,但他们也就挤在两个屋里打地铺,直到现在装修完成,花半夏才跟他们说可以选房子入住了。
花半夏利用了乔大家原本的整个院子,从院子门口进来,房子就建在左手侧和正前方,两侧屋子相连,呈倒l型。进门除了两侧的屋子,前面就是花园。
屋子的朝向是朝着后山开的,花半夏实在不想每天一起床就看到乔里村一群婆娘在村里八卦嚷嚷,她更愿意面对青山绿林。
后山地势虽然高,但花半夏也担心下雨泥水会冲下,所以地基打得很高。
因为地基打的高,房屋自然也建的高,所以两侧屋子都有一个两三米长的三层阶梯,供他们走上去进屋。
除了厨房,其他房屋的前面都随着地基的高度有修了腾空的木制地板,下面有石柱在撑着,不会坍塌。
屋檐也盖得很长,下雨也能保证雨水不会打到屋檐下的屋外的地板。这样,乔大他们上了阶梯就可以自由在地板上走动去他想去的房间。
空了,还可以拉下收在墙边的小桌子,摆上茶和点心,坐在屋檐下看着远处的青山,惬意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