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华农女种田忙_作者:我就要睡睡睡(257)

2018-01-21 我就要睡睡睡

  “真的?这么快就涨银钱了?”大伙儿简直不敢相信,他们以为还要干很久才能涨银钱,可这活儿他们才做了不到一个月,怎么就涨银钱了呢!

  花半夏之所以给大家涨工资,也是按正常的标准来,他们之前半个多月都是在培训,所以给的工钱比较低,等到了正式上岗之后,是一定要涨工钱的。

  “对,你们都是探花车站的第一批员工,如果大伙儿能坚持下去,那未来你们就是车站的老干部了,到时候不仅是涨银钱,还有分红可以拿,所以希望大伙儿能好好做好自己的工作”。

  花半夏语重心长的鼓励着他们,他们大多都来自城里普普通通的小家庭,小时候读过一些书,后来因为没钱或者各种原因,没能继续参加科考的大有人在。

  但即使这样,却让花半夏捡了这个便宜。读书人有些心高气傲,但迫于家庭困难,也是要找份活儿做的。

  太粗鲁的活儿干不了,也不想干,就都来花半夏这儿。因为花半夏这里需要会读书认字的人,这点也算是对他们寒窗苦读的尊重了,而且工作只需要每天坐在位置上给人登记拿票,不用出去晒太阳,再适合他们不过了。

  花半夏也知道古代读书人的习性,他们有些傲气,但也都知书达理,只要不影响工作,她对他们的这些傲气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现在是试营业阶段,今天又是开业第一天,城里倒是相传过一些车站的事儿,但大伙儿都不知道该怎么乘坐。

  所以花半夏连夜画了车站的乘坐示意图,打印了上万份。还找人画了好些大图贴在车上,待会儿去城里巡游一圈,把传单发出去。

  “这些,是我连夜让人画的,待会儿这些小的,你们拿在手上,见人就发一些。这些大的待会儿车夫领走贴在自己的车身上,跟着大伙儿在城里赶一圈车”。

  花半夏扬了扬手里的两幅字画交代他们道,今儿售票窗留些人就成,主要是正副车夫出去就成。

  她所设计的车子,每一辆车能坐下二十人,车上有两个车夫,主要用于长途驾车轮班驾车的。车上前端有一个小小的隔间,里面有张躺椅可以休息,车尾还有粮草给马匹。

  每辆车有两匹马齐驱,每个车站旁都有备用马场,到了另一个城镇之后就得换马。

  至于路上会不会遇见歹徒,或者一些不可预料的自然灾害之类的,在购票的时候她都会要求乘客了解想清楚,要不要花几文钱买个保障,毕竟那些也是他们阻止不了的。

  车站队伍从车站刚出来就引起了轰动,车站里到岭南的车一共五十辆,每半个时辰发一趟,一趟有可能同时发出几辆车才能载完。

  但夜间是每两个时辰发一趟,剩下的车作为紧急备用车。

  鉴于今天是第一天运营,所以留三十辆在车站应该够用,其他二十辆全都出去巡游去了。

  “探花车站今天开业咯,要去岭南的乡亲们今日免费乘车……”,车夫慢慢的赶着车,坐在车头上大声叫喊着。

  另一个车夫则是在下面走路,给过往的人发传单。

  花半夏设计的车子修长宽大,车上很多窗子,只要打开窗子就能看到车里面的样子,车里样子也能让人一眼看到。

  “这是啥东西,这是要坐去哪里?”一个路人甲没见过这样的东西,一脸茫然的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

  正巧车夫经过,给他递了张传单,“大兄弟,瞧瞧俺们的单子,你要是去岭南,你就可以不用租车了,坐俺们的车跟着大伙儿一块去,又便宜又安全”。

  那人接过一看,图上半边是介绍车行的信息,另外半边是乘车的流程,该去哪里买票,去哪里坐车,车又是啥时候走等等,都写的一清二楚。

  上头还有几个显眼的大字,“云国这么大,我要去看看”。

  对以前的他们来说,出门绝对是奢望的,出个远门就要好几天,而租个车子又是按天算,又贵又不划算。

  租的太好,怕路上遇劫匪不安全,租的差的,又怕把人家车子弄坏要赔偿,所以大伙儿都是待在家里或者选择步行。

  若是步行,那就真的没工夫去看啥好景了,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就不错了,还能看啥景啊。

  但现在不同了,有了探花车站的帮忙,大伙儿可以一块儿出行,还不用租车和自己赶车,没有了租车换车这些流程,他们就省事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