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夫夫养家记_作者:俞子非(155)

  怎么能这么可爱呢!

  周明晏站直身体环顾空荡荡的家。

  这是一户独居的仿古式庭院,却不像从前居住的建筑一样阴暗潮湿。

  童潜第一眼就喜欢上了。

  刚好这座建筑离静海市一中也近,走路不到15分钟的路程,为了方便孩子们上学,王萍萍大手一挥,便把这所房子买了下来。

  经过一番装修,如今已成为他们居住的家。

  可有一件事情,连王萍萍也不清楚。

  静海市一中附近的这一片区域,除了这栋房子是在王萍萍名下,其他的土地也都在她名下。

  当初他们来到静海市,王萍萍靠做小生意积累了资本。

  童潜和周明晏也发现了另外一条发家致富的好路子。

  参加竞赛。

  这一段时期,中国对外进行开放,可由于文革十年的破坏,中国的整体教育水平比不上国外,每每参加国际比赛都铩羽而归。

  为此包括静海市在内的大部分地区,都出台了丰厚的奖励措施,对在竞赛,尤其是国际竞赛中取得优秀名次的学生给予奖励。

  奖金从100到10000元不等。

  积少成多,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于是,周明晏来到静海市的时候,并不急着升上初中,而是又念了一回小学五年级。

  然后,以小学生的名义参加各种竞赛。

  在把其他国内外对手虐得哭爹喊娘,拿遍所有的国际奖金之后,他才施施然升上了静海一中。

  从最基础的数学竞赛开始参加,一路过关斩将,参加了他这个年龄段内所有能参加的比赛。

  这几年下来,积少成多,到手竟然也有几十万元。

  再之后,国内的证券交易所开市了。

  周明晏拿着那笔钱一头钻进了股市,没过多长时间,连本带利就翻了十几倍。

  积累下百万身家的周明晏没有罢手,因为自己还是个未成年人,便又借王萍萍的名义参与政府竞标,买下了未来的商业中心地段。

  如果历史没有出现偏差,再过一段时间,静海市一中就会搬迁,包括附近在内的一大片区域,都会被政府划归到商业中心,能拿到的拆迁款可谓天价。

  不出意外的话,光凭着现在拥有的地皮、股票,周明晏就可以让全家人坐吃山空,一辈子都花不完。

  可他仍旧不满足。

  正因为上一辈子见识过更高的阶层,周明晏才更加明白,自己现在所有的,在真正的上层阶级来看,不过是九牛一毛,随时都可以颠覆。

  重生回来这么多年,有一个定时炸弹一直埋在周明晏心头,没有和包括童潜在内的任何人提起过。

  他的父母。

  一个童为龙就足够极品,他的那对“父母”有钱又有权,杀伤力绝对不是一个暴发户可以比拟的。

  周明晏对此忧心忡忡。

  他必须在被他们发现之前积攒到足够的力量,才能对抗可能产生的风险。

  才能对强硬地掌控了他上辈子人生的那些人说。

  “不!”

  第108章一对难姐难弟

  这边,周明晏难得的焦躁不安。

  那一头,童潜却活的无知无觉。

  重生七年,母亲成为了远近闻名的企业家,自己和姐姐成为了重点中学的学生,周明晏更是无数次被国内外媒体报道的天才。

  人生到了这个阶段,哪怕是以后不用功学习,也足够他舒舒服服地过完这辈子了。

  因此,相较于童盼儿感受到的压力,童潜可谓是活的轻松又快乐,丝毫没有压力,自然也缺少前进的动力。

  “哥们,你真淡定。”

  拿到这次小考的成绩之后,同桌愁眉苦脸,可一瞥身旁的童潜,又不由得升起了一股微弱的优越感。

  他考了全班倒数第十,童潜考了全班倒数第三。

  一对难兄难弟。

  童潜不屑:“我那是因为吃东西拉肚子才考这么差,你这是凭本事考出来的,咱俩不一样。”

  从童潜小时候开始,王萍萍就没断过他的零钱,童盼儿和周明晏时不时也会给他塞点,数年积累下来,童潜的小金库很是客观。

  充沛的金钱让童潜渐渐抛弃了上一辈子贫苦生活养出来的节俭习惯。

  他开始买自己想买的东西,吃自己想吃的零食,玩自己想玩的玩具。

  等家里人发现他不知何时染上了吃路边小吃摊的习惯后,想阻止已经来不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