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夫夫养家记_作者:俞子非(31)

  她记下了明天要做的事情,便让几个孩子洗洗睡了。

  陆续又做了几个半成品之后,王萍萍大概摸清了门路。

  这天一大早,童潜便迫不及待拉上她,要去试试看,这个所谓的饭团到底能不能卖出去。

  既是“摊子”,势必得有个门面。

  庙会的地点离家里有好几里路,他们又没个车,千里迢迢搬桌子凳子过去显然不可能。

  就在童潜为此发愁的时候,周明晏轻描淡写地说,他已经问过庙会附近的人家,不少人家里都有不大用得着的桌椅板凳,只要每天给点钱就能用。

  童潜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做事真是太周到了,我就没想到!”

  等两人分开,虽然极力压抑,周明晏的耳朵仍然不可自抑地变得通红。

  解决了最关键的问题,一家四口搬上装米饭的锅,抱着装糖的罐,拎着装食材的袋子,来到了庙会上。

  今天是初五,该走的亲戚都走的差不多了,剩下的日子就是带着孩子们吃吃喝喝玩玩闹闹,庙会的人前所未有的多,人头攒动,熙熙攘攘。

  王萍萍再三叮嘱孩子们,“你们一定要跟紧,有什么事情告诉我,不要随便乱跑,不然的话就会被人贩子抓走卖掉。”

  有周明晏领路,他们顺利借到了一张桌子,洗得干干净净,把东西全部放上去,抬到庙会小吃摊的末尾。

  头一回干这事儿,童潜有些紧张。

  “哎,你说我们会不会被赶出去啊。”毕竟没交摊位费。

  周明晏快速打量四周,“这里人多,卖东西的也多,跟之前相比,多了不少新面孔,我们又在这么偏的地方,一般不会注意到的。”

  谨慎起见,他们连招牌都没挂。

  童潜对周明晏很是信服,听他这么一说,便不再瞎担心,而是开始帮助妈妈摆放东西。

  他们这次来特地带了案板,再在案板铺上洗得干净的一层纱布,确保干净卫生。

  一切就绪,只等客人来了。

  这也是最难的一步。

  他们站的位置太偏,庙会里人来人往,愣是没几个人注意到他们。

  一大三小在冷风中傻吹了半天,这个临时起意的小吃摊子还是没有开张。

  “这样不行,”童潜剁剁发麻的脚,“得想想办法。”

  第21章王氏饭团开张

  “果然还是不行吧。”

  对于自己出来做生意这个决定,王萍萍一直不大有信心,现在遭受挫折,便显得有些沮丧。

  “宝宝,你跟姐姐哥哥出去玩吧,妈妈一个人在这里,等庙会结束了,我就带你们回家。”

  虽然不知道自己一个成年人,为什么会受孩子们的影响,头脑一热就跑来卖什么饭团。

  可王萍萍觉得自己已经认清事实,倒显得安之若素。

  见她这样,童潜反而更着急了。

  周眀晏悄悄和他说过,其实这次试水,最重要的反而不是赚钱,而是要转变王萍萍的思想。

  如果她还像从前那样抱着几亩地过日子,那么直到他们能够自力更生之前,恐怕都还会生活在贫困之中。

  要改变现状,必须要从改变这个家里唯一的大人做起。

  童潜牙一咬,冲了出去。

  “宝宝,宝宝你去哪儿?”

  王萍萍正在自怨自艾,见童潜招呼也不打一声,就跑了出去,慌忙要追。

  “阿姨,我去看看他,您就在这里看着摊子吧。”

  周眀晏追上童潜,发现他拦下了一对母子。

  走近时,才看清他声泪俱下的表演。

  “……爸爸不要我们了,妈妈只好带着我们出来摆摊子,因为我身体不好,妈妈借了很多钱,他们说如果还不上钱,就要把我们全家人赶出去睡破庙,阿姨,您可以买一买我家的饭团吗?保证物美价廉,麻烦您了。”

  过了年,童潜就十岁了,可他天生体弱,看起来像个七八岁的孩子一样,身子瘦弱,皮肤白净,一双乌溜溜的眼睛,又可怜又可爱。

  但凡有点爱心的人,都无法忍心拒绝他的要求。

  更何况他诉说的故事实在凄惨,那女人听了一会儿,眼圈都红了。

  “你家的摊子在哪儿?”

  童潜厚着脸皮,上前拦人,没想到表演太成功,第一次就把顾客给打动了。

  一转身,看见定定望着他的周明晏,霎时间,全身上下犹如被一把火点燃了,从头红到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