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夫夫养家记_作者:俞子非(40)

  放学回家的途中,童潜难得聪明一回,忽然问身旁的人:“那套高中数学题,你到底是不会做,还是故意做错?”

  周明晏颇有些无奈,“如果一开始知道那是初中奥数题,我都不会做得那么完美。”

  他在十一岁之前没上过学,十一岁之后,为了赶上学习进度,都是直接请了家庭教师到家里教导的,这时候的小学生水平如何,他还真不清楚。

  所以在写高中数学题的时候,他就有意藏拙,免得表现太过。

  谁知这个贫穷的乡下小学,教师质量比自己想象得还要差,就算隐藏实力,他还是没办法入学,不能和童潜一起上学放学。

  童潜倒是开心,叽叽喳喳问:“说起来,你上辈子到底是哪个学校毕业的?”

  周明晏说出了一个全球皆知的校名。

  童潜呆滞半晌,扑上去抱住他大腿。

  “学神!请收下我的膝盖!!!”

  第27章周明晏的童年

  在听说了周明晏出色的成绩之后,王萍萍当天下午就去了学校,亲自找到校长,希望能让周明晏入学。

  一番商量之后,校长表示可以直接让周明晏入读学校的五年级。

  校长那边松了口,周明晏这边却遇上了麻烦。

  “明晏啊,你家到底在哪里?”

  周明晏不是特别外向的性格,可一向很尊重王萍萍,唯有这次罕见的沉默了。

  想要念书,就涉及到户口的问题。

  先前提到过,周明晏的母亲早逝,舅舅舅妈也不喜欢他,虽然有亲戚,却相当于没有。

  在童潜的明示暗示之下,王萍萍便动了心思,想要找到周明晏的家人,把他的户口迁到自家户口本上。

  她已经做好遭受那家人刁难的准备,谁知还没等到这一步,周明晏就先抗议了。

  他抗议的方式就是沉默和死板的微笑。

  见周明晏无论如何都不肯说出自己家在哪里,王萍萍悄悄叹口气,把这事暂时埋在心底。

  若是寻常,换了童潜,早就上去撒泼打滚逼着周明晏说出来了。

  可他这次并没有参与进来。

  谁的心里都有无法对人言说的一段往事。

  他有,周明晏也有。

  设身处地,他也能理解周明晏的举动。

  大不了他自己去查,查到了,直接去把户口本拿到手,当木已成舟,既可以不用逼迫周明晏回忆痛苦的童年,也可以达成目的。

  完美!

  出于此,童潜便陆陆续续找王萍萍要钱。

  他要的不多,一块两块,王萍萍顺手就给了。

  毕竟要没有童潜想出卖饭团的主意,家里也不可能有这么多钱。

  只要童潜不拿去乱花,怎么用都行。

  多亏了王萍萍的大方,童潜很快攒到了一笔对学生来说数目可观的钱。

  他用这些钱买玩具,买零食,散遍全校,把全校的同学都发展成他的眼线,托他们打听周明晏老家。

  小孩子的力量,往往会被大人们忽视。

  可很多时候,正因为是小孩,大人们没有防备,随口一问就能得到很多信息。

  在重赏之下,很快便传来消息,周明晏很有可能是小湖村的人。

  说来也巧,爆出这条消息的不是别人,正是偷童潜作业本被抓住的杨伟同学。

  那天在校长的协商之下,童潜表示放弃追究杨伟的责任,但是要他保证以后不能再这么做了。

  从那以后,童潜便发现这个人莫名其妙成了自己的小尾巴,有事没事,总爱在自己面前晃悠,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他也懒得多关注无关人员,得到消息便立刻选了个周日,带上大胖,和非要跟上来的杨伟,三个人走了十几里路,来到了小湖村。

  这个村子比大牙村还要穷,还要偏,零零散散住着数十户人家。

  三个人分三路打听,消息汇聚到一起,大概拼凑出一些东西。

  周明晏的母亲姓秦,是村子里秦老汉的二女儿。

  她和一个乡下来的知青结婚了,后来知青返乡潮兴起,那名知青自然也想回家,可媳妇死活不肯同意离婚,甚至以死相逼。

  知青暂时妥协了,直到恢复高考,他成为了高考之后的第一批大学生,顺理成章的去北京读书。

  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

  托去打听消息的人了无音讯,几个月后,女人生下了一个儿子,叫周明晏。

  所有人都说,这孩子根本不是那知青的种,是姓秦的女人偷情生下来的,知青就是发现自己被绿,才一走了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