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个人,这也算是生生世世,不离不弃了吧?
重来一次,大家都变了很多啊!
他换了和尚做师傅。
刘钺留在了京城,看起来混的还不错。
顾瑶琴学聪明了,没去青楼颠倒众生,而是走上层路线,成了宫中的宠儿。
嗯,这挺好的。
之前他还有点矛盾,这两个人吧,他看着就讨厌,可是总不能因为他们还没做过、甚至不可能“再”做一次的事情,就和他们过不去吧?
现在倒好了,再怎么不待见他们,也不用心里过意不去了啊!
正胡思乱想着呢,被大和尚一巴掌拍在脑门上:“怎么,知道人家六岁就会写诗,羡慕了?”
云起回神,笑嘻嘻道:“我六岁就能拜到这么好的师傅,要羡慕也该她羡慕我才对吧!”
和尚被拍的心怀大畅,美滋滋喝了口水,继续刚才的话:“顾瑶琴如今的受宠程度,不亚于皇子公主,甚至有传言,说皇帝将她许配给谁,谁就有可能做太子……你说在这种情形下,她要来看热闹,谁会拒绝?”
云起举起大拇指,道:“师傅你还真是什么都知道,不愧为八卦之王!”
和尚对他的讽刺听而不闻,道:“和尚也是要吃饭的,苦度寺一向不受百姓香火,却能将庙宇修的这么精致,为什么?”
云起鄙夷道:“师傅你能不能稍微有点世外高人的样子?”
和尚笑嘻嘻道:“和尚个子是挺高,不过不在世外,在方外。”
云起翻了个白眼,闭上嘴:是聪明人,就不要跟和尚打机锋。
第14章
第二天一早,等和尚们做完早课,云起就去找方丈师兄说了山崖上的事儿,而后便抓了几个小和尚一起,去给大和尚盘炕。
原是不合规矩的,但关键这位小祖宗要做的事儿,就没人能拦得住,且又是为老祖宗盘的炕,是以庙里的大小和尚们便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假装没看见,由得他们折腾。
云起在造东西一项上极有天赋,绘出图纸,然后将小和尚们指挥的团团转,看似乱糟糟一片,各做各的,实则有条不紊,不过一个时辰的功夫,一个崭新的大火炕就出现在了大和尚的禅房。
小和尚们纷纷散去,忙自己的事去了:苦度寺庙不小,人却少,几乎没有闲人,若一定要说有,云起算一个,大和尚算半个。
于是云起亲自动手,将火烧到最旺——新炕要这样连烧几天,彻底去了湿气,才好住人。
云起和大和尚一起,坐在灶旁的小凳子上,一个捏着铜板,一个数着念珠,就今天晚上是下大雪还是小雪打着赌,偶尔扔几根柴火,又或丢几颗花生进去,不知不觉大半天就过去了。
“太师祖!小师叔祖!”
小和尚气喘吁吁的跑来,边跑边叫,很焦急的模样。
云起都懒得理他,这小和尚,成天都风风火火的,甭管什么事儿,到他这儿都急的跟家里着了火似得。
大和尚道:“莫急,莫急。”
不是大和尚啰嗦,一句话要说两遍,而是“莫急”两个字,便是这小和尚的法号。
莫急道:“太师祖,小师叔祖,普泓师叔让我来问问,这里有没有多的热水。”
云起道:“那三个人已经救回来了?”
莫急道:“是救回来了,不过不是三个,是四个。师祖说,他们身上有伤,又冻得狠了,最好能有热热的水泡一泡……厨房那边也烧了一些,但没那么多。”
云起在这儿烧了大半天的炕了,热水当然攒了不少,不过是准备留着给救人回来的和尚们泡脚用的,但这话说了也没用,拿出去还是会紧着那几个先用。索性也不说了,起身和莫急一人提了一大桶热水去前院客房。
刚进前院,云起便差点把鼻子都气歪了。
只见前院的井口边,一个小和尚正高高的挽着袖子,拿着丝瓜瓤子,奋力的刷洗一个大浴桶,从井边泼的水量来看,这浴桶已经刷了好些遍了,小和尚两只手冻的通红,时不时吸一下鼻子,模样甚是可怜。
云起将水桶重重撂在地上,小和尚闻声抬头,见到云起顿时吓的一个哆嗦,赶紧跑过来赔笑,压低声音道:“小师叔祖,小师叔祖,您息怒,息怒……普泓师叔说了,明儿,不对,待会就让普惠师兄给您做个新新的,比这个还大还漂亮!”
云起冷哼道:“我说怎么大雪天的去救人,厨房里的水都没备够,合着是准备好了,人家嫌脏不肯用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