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听着是拒绝,但实际上一个“本”字就可以有数种意思了。而且越是难得的东西就越有人想要。那些人看王妃如此喜欢,寿诞之日什么都不戴只带了那条手串儿,又说什么延年益寿祛邪避灾之类的,反正谣言越离谱越有人好奇,于是明面上去铺子里问的人少了,可私底下打听的人反倒更多了。
宁晓枫每天听到沈七回来禀报这些事他都要笑好一会儿,按照他的话说,这就是坐在河边等大鱼,偏偏那些大鱼还一个劲儿的往钩上咬,不赚他们钱都是对不起他们的样子。
其实这个东西早晚都是要出售的,他们等待的只是时机,而时机自然是容溱和黄洛煊的到来。
王妃的寿诞日自然不可能只有一天酒宴就结束。那只是正日子宴请宾朋。其他时候那些亲戚和官员之间的走动每日都不会少,所以黄洛煊和容溱直到七日之后才到了小沈宅。
进院儿的时候黄洛煊看到宁馥就在院子里弄那架子上已经爬到上面的葡萄藤,再见院子里其他奴才一边儿干活儿一边小声闲聊,小院儿透着舒适和宁静,这让他一下子就松了口气。好像这些天绷着的劲儿都得到了释放。“还是到了你家好,怎么就那么舒坦呢?”
方才仆人开门时叫了四爷和四公子,他就知道是这两口子来了。所以他赶紧把手上的藤绑好,过来见礼:“四爷,四公子。快屋里坐。”
黄洛煊却不想进去:“就在这儿坐一会儿,咱们也风凉一些说话。对了,那天四哥回去说你这里的茶味道很独特,赶紧给我来一壶尝尝。你怎么有好东西这回没往我那儿送呢?”
宁晓枫笑了:“我还当你要什么呢,那就是槐树花晒干了拿来泡水喝。能清热的。头阵子肉吃多了,所以才带了那个来喝。又不是什么好东西,城外头阵子到处都是槐花。哪儿比得上我之前给你拿的水果茶啊。”
黄洛煊一听是槐树花,十分好奇:“那花还能泡茶呢?我只知道槐树不吉利,不让种在院子里,说是阴气重,所以基本上城里也没有这个树。我见过的次数还真不多。不过以前出去踏青的时候倒是闻到过,香味儿的确很好。没想到还有这个用处。”
宁晓枫马上让丫鬟去厨房告诉玉如亲自给烹槐花茶,然后再拿些点心过来。然后跟黄洛煊说:“这是有钱人家讲究。在穷苦人家,到了五六月槐花开的时候可是个好日子。那槐花开满树不但好看好闻,而且花里的花蜜还是甜的。小孩子也没零嘴儿吃,就嚼花甜甜嘴巴。有那手艺好的还能那槐花来做糕做团子。用玉米面和水放上槐树花和匀了,上锅蒸熟了又香又带着甜味儿,可是一年里难得的好吃食。”
黄洛煊就爱听宁馥说话,尤其是爱听他说吃的。“被你这么一说我都饿了!你说你也是有钱人家的少爷,你爹和嫡母虽然对你不好,也不至于让你去弄这些花吃吧?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被娇纵着长大的王孙公子偶尔说出几句没遮拦的话是在所难免的,宁晓枫当然也不在乎黄洛煊说这些。“我爱吃呗。而且我月例银子少,还不是月月能拿到,一有钱了我就偷偷跑出去逛大集。那里都是村子里来买东西买东西的,还有很多城里人去摆摊儿。我就挑拣便宜又好吃的吃,然后买一些自己能看的书。有些是我尝过的听过的,还有一些就是书上看到的了。不过这槐花糕我是吃过的,三文钱一块有巴掌这么大,我那时候一块都吃不了就饱了。真是觉得比在家里吃什么都香甜。”
黄洛煊完全没有发现宁晓枫实在满嘴胡邹,听得津津有味儿:“我现在想吃怕是来不及了吧?”
其实那些话宁晓枫也不是完全胡诌。他上辈子是真的吃过槐花糕,是邻居奶奶的忆苦思甜做了好多,也给他送了不少。至于什么穷苦人家的故事,也都是听邻居奶奶说的。套用在这个时代也是没错的,反正黄洛煊又不会去打听真假。“新鲜的槐花糕肯定来不及了。但我有槐花干啊,一会儿我让如姨亲自下厨做一碗槐花汤圆给你和四爷尝尝。保证不难吃就是了。”
容溱这时候就是一个陪衬,听着黄洛煊和宁馥聊天轻松中透着亲昵,他自己也觉得很舒坦。在王府里生活,他们再兄友弟恭也总是要有些算计的。而且哥哥们虽好,有了嫂子之后就都有了自己的小家,为了侄子们,哥哥们也不会再待自己如儿时一般了。这虽然说起来很让人难过,却也是不争的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