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香_作者:果子(421)

  自然沈家也不会让他空手而归。光是宁晓枫的“银丸”就是用金制的盒子盛装送到梁公公手上的。还有一串儿一百零八颗的香丸佛珠,这些还只是新奇的礼物。剩下的金银珠宝不计其数。这位梁公公也是个“实在”人,嘴里也没有推来推去,而是直言不讳的说,今日受了沈家的大礼,日后到了京城他必定会多加照顾。

  梁公公还告诉沈晟倾,他从九王爷那里听说了沈晟倾的事,那意思便是来年药田的事情上报之后,沈晟倾少不了入朝为官。到时候沈家入了京城,他们就有得是时间接触了。虽然做官这件事之前容溱也说过,但九王爷身边的人说出来,就另有一层意思了。

  一个明着贪财的人,要比一个背地里搞小动作的人更好相处。梁公公虽然贪,却也贪在了明处。更何况沈家是送得东西不少,但也都是其他人送给沈家的,说到底对沈家来说送这些东西不过是九牛一毛,因此得到一个助力,哪怕仅仅是一个条门路也是十分值得的。

  送走了梁公公,沈家立刻召集族人开祠堂祭祖。挂匾的时候全城有头有脸的人都来了。周知县自然是贵宾席位。看着被挂在沈家正堂当中的匾额,他心中感慨。这么多年他一直就是一个小小的县官,也是因为在下茂城为官,虽然看似官职微小,却也家资颇丰。比不了朝中重臣,可他也不用担那么多责任。又跟沈家这样的人家交好,如今看来也不仅仅是金钱上的好处,往后这沈家怕是要朝着官场越来越近了,说不准自己也能有些好处。哪怕再连任几届也是好的,这风水宝地他是一点儿都不想挪地方。

  周大人的想法旁人自是不知。沈家这次的祭祖包括祭祖之后的挂匾都成了下茂城百姓茶余饭后最津津乐道的话题。

  如今谁都知道沈家如日中天。不只是跟都南郡的郡王府关系甚密,就连京城的九王爷也亲自书写匾额送到了沈家。人们自然不会放弃如何巴结沈家的机会。首先最让人羡慕的就是即将迎娶沈家五小姐的张家了。

  张家人也没想到沈家短短半年时间就更上了一层,怕是日后会越来越好,越走越高。高兴之余也有一些担忧。有道是高门嫁女低门娶妇。娶媳妇儿的时候自然是希望门第比自家低上一些,原本沈家虽然要比张家富有许多,但毕竟沈家本家并没有官场中人,别看沈老夫人的堂弟是当朝一品,但那关系毕竟远着。张家长子如今已经是武将了,所以从地位上来说是要高于沈家的。可如今这情形怕是又要不同了。

  不过张林元喜欢的是沈玥岚本人,对她是不是沈家的女儿,沈家是有钱还是有势都不在意。只不过因为沈家如今更加风光,他们家的聘礼临时又多了一倍,从原来已经是一百二十八抬了,如果变成了两百五十六抬。

  这一变动是张家迎亲的头一天临时送过去的。在大恒,婚俗是聘礼先送入娘家,再在娶亲之日同嫁妆一起抬回婆家。自然无论是聘礼还是嫁妆都是新娘一人所有的私产,只不过这些是只有抬出娘家大门的才做数。有许多人家都是要扣下聘礼的。沈家自是不会如此。

  原本临时多送聘礼的行为会让娘家人困扰。毕竟如果聘礼太多,而嫁妆少太多的话,娘家是会被人耻笑的。尤其是门当户对的情况下。但沈家没有这方面的忧虑。老夫人亲自给沈玥岚准备了一份嫁妆,不用说必是十分丰厚的。沈老爷也让管家给女儿按照双倍的份额准备了嫁妆。乔氏夫人这边也用了自己的嫁妆给添置了许多。其中除了成套的首饰之外还有四个铺子两个庄子。沈晟倾和宁晓枫身为长兄长嫂自然也少不了要添许多东西进去。沈玥岚毕竟是沈晟洪的亲妹妹,沈晟洪又因为娘和沈晟涛的事觉得对不起妹子,所以跟卢云商量了一番之后,卢云做主给出了一大笔钱添到了嫁妆当中。再有各位姨娘和兄弟姊妹各自的心意,还有二老太爷和二老爷那两边送过来的。沈家的嫁妆已经数不出一共有多少抬了。

  张家迎亲的这一天,下茂城的老百姓才真正知道沈家的富有到了什么境界。之前沈大少爷的婚事是因为冲喜,看着也挺隆重,实则却算的上敷衍。二少爷的婚礼也没敢逾越大少爷。这两场婚事人们是觉得沈家太有钱。但看到沈家给五小姐准备的嫁妆,他们才意识到沈家当初那两场事办得有多简朴。

  说是嫁妆这边从沈家抬出,那边等抬到了张家府中,余下的嫁妆也还没从沈家抬完出门一点都不为过。整个下茂城的人眼睛都红了。羡慕的嫉妒的,男女老少没有人不在议论和关注着这场婚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