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香_作者:果子(449)

  茂隽老人是师父的大徒弟,而老人家并没有结婚生子,所以他的遗产一早就立了遗嘱是给茂隽老人的。于是那之后,茂隽老人就成了师门的顶梁柱,带着师弟和徒弟们继续制香卖香。最终在师父去世三年之后,一次官立的斗香赛里得了天下第一香的名号。那次也让他本就名扬天下的名声更多了一层传奇的色彩。

  当时的武合已经二十来岁了,看到一直对自己极好的大师兄得乐天下第一香,表现出来的是崇拜和失落。茂隽老人那时候刚到不惑之年,大徒弟赵庆珏只是比武合小了两岁而已。他惜才,所以也不忍心看武合失落,于是跟夫人长子和大徒弟还有两个师弟商量了之后,就将武合收入了内门。也就是代替已故的师父将武合的名字写进师门的门谱里。

  从那之后,武合就跟在了茂隽老人身边,同赵庆珏一起一直被茂隽老人手把手教导着。当时只有十几岁的蔡玉秋甚至都嫉妒武合这个后入门的小师叔。明明自己才是刚入门的弟子,怎么师父对师叔比对自己还要好呢?

  要说武合一点儿没有好处也是不对的。他在一开始能够自己独立创造香谱的时候,茂隽老人给了他最大的鼓励。将他所有独立制作的成香卖掉的银子都直接给了他。柜上连成都没提。这是连赵庆珏都没有过的待遇。所以有一段时间,武合非常积极的创造新香,而当时他们的香堂的生意也更加红火。隔三差五就有新鲜的香品推出,那些能买得起成香的人,自然不会吝啬多买回去不同香品尝试一下味道。

  直到有一次,一个香堂的制香师拿着一盒香赵导茂隽老人,质问他这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盗他们的香谱制香,还堂而皇之的摆放到店铺里去卖。茂隽老人才知道,武合居然敢觊觎别人的配方,甚至还敢只做小小的改动就做出来销售!这实在是他们业内所无法容忍的事情。

  茂隽老人是一个一是一二是二的人,不管武合如何说自己知道错了,茂隽老人还是让武合给那位制香师磕头斟茶摆酒认错。

  那制香师本来还担心茂隽老人以大压小。没想到会是这样的局面。既然人家都讲道理,他也没有必要再计较了。而且茂隽老人赔了他五千两。咋自问自己那香就算是卖二十年也卖不出这个价格来。哪里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可是那之后,茂隽老人就不准武合再制作香品放到铺子里卖了。甚至把他关在院子里,让他背师训,而后磨练制香的技艺。

  所有人都说茂隽老人治家严谨,对师兄弟之间也公正得很,从不偏私。大家都不觉得茂隽老人这么做有什么问题,可武合却不这么想。

  从一开始他做出听话懂事又积极的样子,无非就是想巴结茂隽老人然后好让师父正室收他入门。却不曾想没达到目的师父就死了。好在这个大师兄对自己的确十分好。再后来从茂隽老人这里成为了师父的嫡传弟子,也算是名正言顺的。

  他其实一直非常嫉妒茂隽老人,甚至是看赵庆珏他们这两个师侄不顺眼。可赵庆珏年纪跟他所差无几,他不能表现出什么,对蔡玉秋他却是时常使个小绊子。只是没有人知道罢了。在他心里是惦记茂隽老人这些家产的。虽然茂家的钱财他拿不到,因为茂隽老人有儿子。但师父那边留下来的师门财产却是跟茂家不同的。他觉得自己是有资格去争一争的。

  所以当茂隽老人表现出对他的格外看中,甚至到后来只要他有新香做出来,师兄都不会去亲自眼看就允许他自己做主去销售。得了银钱越来越多,越来越体会到钱多的好处的时候。再想想自己只不过是这几样新香就能赚到这么多钱,要是把香堂和香坊都得到手里,那不就更有钱了?!

  人的心一旦被贪婪所吞噬,很多想法就会瞬间转改。更何况武合这个人的本性就不是纯良之辈。不然当初他们的师父也不会没有直接收到身边。

  有些人坏得没有脑子,做了什么事很快就会被人发现。但武合不一样。他想要的是这些财产,更是师门的那些手艺和香谱。所以他忍下心里的嫉妒和怨恨,继续在茂隽老人身边做了十年的好师弟。甚至连当时最后入门的侯文生都知道,小师叔是他们师父最信赖的人。甚至他们都在不断的被“流言”洗脑之下,下意识地觉得未来师门是要给小师叔的。

  直接到有一年。茂隽老人冬日里发了风寒,让武合彻底失去了耐心。那次茂隽老人的病情来势汹汹,郎中都说得看天命。天命若眷顾,挺过明早退了烧就能好。若不然,就只能让大家节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