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会算命,不好惹[穿书]_作者:醉又何妨(401)

  他这一番话下来,简直是杀气冲天,高归烈当场就傻眼了,没想到镇国公竟然能玩命到这个份上——他有四个儿子,就算牺牲一个两个的,有那么重要吗?

  文宣帝一言不发,盯着盛冕,盛冕不避不让,以额头触地。这对君臣心里都明白,刚才那一番话的目的,不是真的要灭了赫赫,但却代表着盛冕一定要让高归烈付出相应代价的决心。

  就连桑弘谨兄妹都怔住了,这件事里面,对方的目标是白亦陵,但是真正吃亏的却是桑弘蕊,但就算桑弘蕊自己都觉得,哪怕是她父亲幽州王站在这里,也不会像盛冕一样,为了自己说出这样的话来。

  她的心头充满了对白亦陵的嫉妒——各方面,各种意义上。

  皇上久久不语,御书房里的气氛凝重的仿佛要滴出水来,白亦陵想出列说点什么,手腕却被盛知紧紧扣着,盛冕稳稳地跪在那里,神态平和。

  反倒是高归烈终于承受不住这种压力了,额头冒汗,大声说道:“万万不可!”

  要是因为他的缘故惹怒晋国,让盛冕亲自领兵再次攻打已经输过一次的赫赫,就算是他还有命能回去,也一定不会被自己的族人所饶恕的,恐怕真的要千刀万剐,剥皮抽筋——字面意义上的。

  这么严重的后果是高归烈所没有料到的,现在一想,不由觉得心里一凉,眼中也流露出惊恐之色,他连忙冲着地上的盛冕作揖道:“镇国公,这件事是我色迷心窍,过于莽撞,我向盛家道歉,请你不要计较。这次赫赫确实是抱着诚意而来,跟晋国和谈的条款都已经基本商议妥当了,怎么能再兴战火呢?”

  他说着见盛冕不为所动,又要去向白亦陵道歉,结果人还没到跟前,盛知将白亦陵往后一护,盛铎已经斜跨一步,挡在了两个弟弟跟前,正色道:“大皇子,请你离舍弟远一点。”

  这是把他当成登徒子一样防着了,至于这么夸张吗?

  高归烈气结,文宣帝看见这一幕,心中却有了计较。

  这件事当中,虽然高归烈的目标一直都是白亦陵,但从赫赫使者到达京都的种种行为来看,其实盛冕说的没有错误,他们也确实是因为一直没将晋国放在眼里,才会行事如此嚣张。

  赫赫人骁勇善战,曾经多次骚扰晋国的边境,侵占那里的土地,又仗着草原广阔不好追击,每每堂而皇之地烧杀抢掠之后就迅速撤离,让人头疼不已。长期形成根深蒂固的印象,让他们觉得即使这次打了败仗,晋国依旧都是些柔弱无力的中原人,一定不能真的把他们怎么样。

  白亦陵是朝廷官员,更是皇上的外甥,镇国公的儿子,这样的身份高归烈都敢觊觎,甚至想用强,绝对不仅仅是好色两个字而已,必须给他们一点教训!

  想到这里,他温言道:“冠宁,你先起来,这件事朕会给你一个公道。”

  皇上叫“冠宁”的时候,高归烈还先愣了一下,然后反应过来,他叫的是盛冕的字。

  眼看盛冕起身,他的紧张已经到达了极点,磁力还盼着息事宁人,便听皇上说道:“朕相信赫赫的大多数子民是怀着诚挚的心前来求和的,但大皇子的行为却侮辱了整个晋国。朕会送出国书一封,讲明白这件事,请赫赫的大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淮王,镇国公,就由你们两人亲自携带国书去一趟赫赫吧。”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听说边境匪徒甚众,二位是国之栋梁,不容有失。朕会给你们足够的兵马,路上见到不守法纪之徒,就地处决即可。”

  高归烈的脸色一变,他意识到了皇上是什么意思。他要说的哪里是匪徒?明明是赫赫的兵士!

  两国交界之处,沿途有好几片绿洲本应该是晋国所有,却被赫赫一直占领者,其中生意往来,人员杂乱,难以清理,朝廷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回高归烈来到京都之后,双方也商议了这个问题,原定的处理方式是,晋国给赫赫留出一定的期限,让他们安抚军民,自行撤离。

  自行撤离有很多好处,一来可以从容不迫地做好遣散工作,以免人心动乱,二来也代表着他们可以带走很多东西,甚至维持着买卖关系。但皇上现在的意思显然是改变了主意——他要让淮王和镇国公直接带兵将边境一带的乱地荡平,以此向赫赫示威震慑。

  高归烈情急之下什么都顾不得了,沉声说道:“这事已经说好了,你们这样出尔反尔的举动未免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