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过厨师学徒,干过健身房教练,学过推拿,做过图书管理员,买过化妆品,倒腾过字画儿,甚至还在医院抬过尸体……最后好不容易找到个稳定工作,一觉醒来就来了大宋了。
这几天完全不一样啊,有娘全天候陪同(武昭媛因儿子恢复神智,大喜过望,除了按规矩向太皇太后和皇太后问安的时间,其余时间都围着赵佖转),还有一干奴才伺候着,真是享受啊。
不过自打赵佖从镜子里看见自己的脸,他就开始不淡定了,不为别的,只因为这张脸太过熟悉,这根本就是自己的脸,自己小时候的样子,虽然铜镜照人有些模糊,但是赵佖怎么也不会错认自己的。
赵佖想了几天也没想明白,越想越乱,脑袋成了一团浆糊,无奈只好作罢。算了,顺其自然吧。
于是放下思想包袱的赵佖,日子过的更加逍遥了,每天除了吃吃睡睡,就是执行武昭媛的逐渐恢复计划。
宫里的各位对于赵佖这个身有残疾的傻皇子和武昭媛这个没什么背景又安分守己的小昭媛还是比较宽容的,反正也翻不起大浪不是。
从太皇太后到各宫嫔妃,听说赵佖的病有了起色,都一致表示出欣喜之情,太皇太后和皇太后还赏赐了些名贵药材。
到年底的时候赵佖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基本达到正常偏傻的水平了。有时也去花园转转,或是跟着武昭媛去给太皇太后请个安,混个脸熟。
“李林,元旦(宋朝是没有春节的,每年正月初一就是元旦)的宴会我还要去吗?”赵佖咬着手指头,睁着圆滚滚的大眼睛一副委屈的样子看着李林。(虽然内心鄙视自己无知可耻的卖萌行为,但目前这正是自己的主营业务。)
看的李林都觉得如果不能满足殿下的要求都是有罪的,但是李林哪儿有那个权力决定赵佖去不去呀。
尽职尽责的李林只能尽量给赵佖解释:“殿下,今年的元旦宴会您是得去的,皇上说往年您身子不好都不去,今年身子大好了,理应出席的。”
“唉……”赵佖无奈的看了李林一眼。李林立马做出一副委屈状,跟赵佖刚才卖萌的样子如出一辙,把赵佖噎了个倒仰。
李林是除了武昭媛以外的唯一知情人了,由刚开始激动地痛哭流涕,到现在淡定的接受现实,甚至还能时不时让赵佖吃瘪。赵佖不得不承认,李林这小子还真是很有前途啊。
要说李林这小太监还真是讨喜,人也机灵,听武昭媛说李林是她刚怀上赵佖时无意中救下的,可能是有缘吧。
李林刚入宫时瘦的要命,长的又黑,总被人欺负,可巧当时被分到后苑修剪花草,一次武昭媛经过时看到李林正被一群太监踢打,小小的一团很是可怜,便差人问了一下。
原来是李林不小心剪错了枝,这么小的孩子,要是这么打下去肯定是凶多吉少。武昭媛当时正怀着赵佖,看到这被人欺负的孩子,就动了恻隐之心,救下了他。后来又寻了个由头,把他调来了自己的英华宫。
李林也真是知恩图报,对武昭媛母子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赵佖傻的时候更是每天陪在赵佖身边,生怕别人欺负这个不会告状的小主子。
尽管赵佖千不喜、万不愿,元旦还是临近了,元旦朝会如期举行,元旦当日,文武百官及诸蕃使节、周边各小国的使者,都在大庆殿向皇帝朝贺,拜祝新年。
当然,这些赵佖是不用参加的,他一个未成年小皇子也没那个资格。赵佖需要参加的是在集英殿举行的晚宴,其实就是皇家新年宴会,皇帝一大家子和一众皇亲国戚的私家宴会。
说是私家宴会可还是很有讲究的,再说宫里这些个人一年到头儿也没什么娱乐活动,都等着这时候玩玩乐乐呢。当然,讨好宫里的几大巨头,让自己出出彩儿才是重头戏。
元旦一大早,赵佖就被叫醒,稀里糊涂被人收拾好了,又哈气连天的吃了个早饭,正准备睡个回笼觉武昭媛就杀气腾腾的来了。
“佖儿,你怎么还没换衣服?快,李林,把昨儿我让锦绣送来的那套红色的衣裳给佖儿换上。”
“等等,娘,我这个蓝色的挺好的,别换红色的了。”赵佖看看屋里没别人,赶紧开口。
开玩笑,就自己现在这个五短身材,再配上胖胖的婴儿肥脸,穿一身红衣服,那不就是年画上涂红脸蛋的童子吗?坚持认为自己年近30的赵佖大叔可受不了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