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弱白月光(快穿)_作者:千里孤鸿(220)

  书中关于程生和郭萍郭安兄妹二人的两次相见,作者描绘的词语极为相像,程生与郭萍的每一次交流,都和郭安与程生的交往一般无二。

  甚至大婚时,程生对妹妹郭萍所言,他的内心思绪,都与曾经他和哥哥郭安曾经说过的类似。

  将郭萍的名字改成郭安,这本书甚至不会受到过多的影响。

  仿佛这不是两个人,而是一个人。

  如果这书,存在人物原型的话。

  也许自始至终,和程生认识的只有郭安一人。

  又说当初郭安身死之时,可以说是书中的神来一笔,不仅没有铺垫,甚至身死之缘由都可以说极为不合理,回家路上遇上土匪,可是按照作者写的兄妹二人上香,书生程君泽住的寺庙,都离京城不能说是很远。

  既是京城,警卫森严,兵将充实。落土为寇,只能说太过稀奇。

  就算真的有不少土匪,那也不敢在京城周围当土匪。

  可以说,郭安身死这段情节好似硬生生加入,十分突兀。

  而且后文郭安之死,对于郭家,对于程生的影响,仿佛都只有短短的一瞬间。

  一旦过了,便从未被提起过。

  有一个细节,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程生和郭萍大婚前夕,竟然没有一个人提起过郭安,包括郭父。

  好似,郭家只有郭萍一人,郭父从来就只有郭萍一个女儿,又或者说只有一个儿子。

  所以,郭安之死这段情节过了,便过了。并未对郭府产生过多的影响。

  书中后二十回中,郭萍和程生成婚已有十余年,夫妻两人同为一体,恩爱如初。

  郭安是郭萍的长兄,又是程生的知己,甚至从书中的隐晦处,可以看出,其实郭安和程生之间并不单单是知己。

  可是,这世上,和郭安联系最为紧密的二人,竟然后期也未曾提起过郭安。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匪夷所思,令人纳闷,让人不禁想穿越到千年前,亲自去问一问作者本人,究竟有何用意。

  但还有一个猜测,也是我在研究晋朝历史时脑洞大开的猜测。

  如果,郭安和郭萍本是一人,那么一切就可以完美解释了。

  包括后期,郭萍与程生之间的相处的特殊,其实他们二人的相处,完全可以说处于一种分裂状态。

  有时压根就不像是夫妻一般,而是如同上下级的关系,郭萍在上,程生在下。程生虽掌握郭府大权,却也还要时不时询问郭萍的意见。

  甚至在下人的视角中,两人的服饰,座次,都有十分明显的尊卑关系。

  但有时二人,又真的如同全天下的恋人一般,爱意绵绵,情深意重,一举一动,一言一语完全是情侣之间的相处模式。而且这种感情十分特别,不同于普通的男女关系。

  书中多次描述程生受到郭萍的厚待,但程生对于这段感情,仿佛又带着很深的挣扎。

  招婿这段情节,很特殊,结局也令人出乎意料,也许就是挣扎的体现。

  也许,化男身,化女身,其实写的都是程生与结识的一人之间的感情。

  性别只是外相,作者真正想写的也许只是一段感情。

  只是,这段感情,或许有些复杂,不被外人所知,甚至不容于世,甚至不能明写。

  作者只能曲写,变幻人物的性别,模糊书中的朝代,事件,隐秘地写这段发生在千年前的爱情。

  如果说,郭家真的指的是晋朝,那么郭府的继承人郭萍,或者说真正的郭安又是谁呢?

  当然,我一直保持着一个观点,《紫钗记》很有可能是两个人合写而成。

  前期程生和郭安的相识相知片段是一个人所写,后期程生和郭萍在郭府的相处则是另一个人所写。

  关于我为何如此判定的原因,是因为我发现作者对于人物的态度问题有所不同。

  前期作者十分偏向书生程生,并且作者是带着一种轻松欢快的状态来写的。

  作者如同一个老人,在年老之时边写边回忆年轻时期的悠闲和惬意,他是如此的高兴,对程生大加赞赏,对郭安则维持着保留态度,不偏不倚。

  而后期作者则十分偏向郭萍,或者郭安。他在一个又一个场景之中,极尽的写郭萍的真善美,写她的仁慈,写她的宽厚,作者无疑带着一种推崇的态度。而对于在郭萍支持下掌管郭府大权的程生,则是有些微词。

  至于书中谈论的家国天下,则是两人共同创作,经历了多次的修改删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