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锦年道:“走吗?”
“嗯,回去罢。”季鸿多看了几眼,也朝周凤颔首示意,才温柔地垂下视线,握住了少年的手慢慢向回走,“有什么想吃的,顺路买回去?”
余锦年走也没个形状,踢着脚边一块小石子儿,掰着指头数道:“枣泥酥,栗子糕,杏黄饼……今春草莓是不是下了,也买一支回去罢!哎,方才在船上,我还听见下头有人叫卖烧仔鸡的,哪儿去了?”
季鸿摇摇头:“也得这肚皮装得下,明年变成个小胖子。”他谴责两句便罢,仍是一脸宠溺地低头轻笑,又叫来段明,按着余锦年想吃的去买。
燕昶远远望见两人前后进了家烧鸡店,回头再瞧自个儿桌上七八道菜,其中不乏山珍海味,冷透了都没人眷顾,还及不上人家十几文一只的鸡腿。呵道:“周小四!”
周凤忙不迭进来:“主子,什么吩咐?”
燕昶反身回到书案之后,提起笔发现是余锦年拿过的那支,又郁郁地放下,取了另一只缠金笔,掀开公文头也不抬道:“把菜吃了,一个不许剩,吃不完不许出去。”
周凤:“……”
第112章 草莓酸酪
“今天是第四天,药照旧吃着……”
余锦年匆匆进来,把自个儿的药匣放在桌上,不知是来时发生了什么好事,眼睛弯而亮,带着难掩的笑意:“今日我先与以艾灸通经活络,之后再以针为刀,松解攒结的筋肉。”他从匣中取出一只指粗的细小竹筒,将艾绒塞至其中,做成了一支艾棒,之后点燃了芯子,在燕昶受疼的部位慢慢燎熏,“这些天可感觉好些?”
燕昶转头看过去,答非所问道:“说好每日晡时,今日怎的迟了。”
余锦年不好意思讲是与某人厮混过头,结果忘了时辰,便胡乱扯了个理由,反正这位夏老板也整天没个真话,大家彼此彼此罢了。
一通胡说之后,燕昶也不说话,大概夜明白他是瞎编乱造,微闭着眼沉默了好一会子,才言归正传道:“确实舒服些,夜间没那么疼了,只是仍不可握剑,且执笔时辰一长,依旧顿感疼痛。”
这事好像就这么翻过去了。
余锦年边往竹筒里塞些新的艾绒进去,说道:“这个须得慢慢来。再者,眼下这个时节,河上春寒料峭,湿意浓重。我说多一句……其实以夏老板这个病,并不适合住在船上,船上湿气重,会令病情加重。”
“我这病,也不过我一人受苦罢了,重不重的,旁人也无所谓。”燕昶把着手里一对玉核桃,余锦年则专心致志忙活着竹筒里的艾绒,并不接话,他张了张嘴,又闭上,良久才不咸不淡地说,“船里睡得踏实,习惯了。”
这船随着波流微微摇晃,余锦年不喜这种无法脚踏实地的感觉,更不提他还有轻微的晕船症,所以很不理解为何有人能够在船上才能睡踏实。不过这人说话总是留半句,他也懒得问,恰好手边这一小盒艾绒用完了,便抬头去找他那跟班周小四。
那人垂头站在角落,捂着肚子一脸苦相,脸上没精打采。
“周四爷,帮我再拿些艾绒过来……怎么了?不舒服?”余锦年问。
燕昶漫不经心地瞥了他一眼,周凤看看燕昶,又看看余锦年,扁扁嘴巴窘笑道:“没什么,这两日贪嘴,吃多了东西,肚子胀……我去给小先生取艾绒!”接着便溜了。
余锦年奇怪了一下,待他回来,接过艾绒时瞧他确实神色萎顿,估计是胀腹不轻,忍不住道:“现下时间还早,码头附近有间小药坊还没打烊,四爷过去买上一斤半两的焦三仙,回来当茶煮着喝,没几顿便能消下去了。”
周凤喏喏称是,说着又捂着嘴打个充满酸腐气味的嗝。
余锦年笑道:“看来这河上鱼鲜确实肥美,否则也不能叫周四爷吃得这般撑。”
燕昶披着一件赭色绸衣,轻描淡写地说:“既是如此,不如小先生留下来,尝尝我船上厨子的手艺。这厨子乃是娄州府请来的,极擅料理鱼生。无论何种活鱼,经他之手,均可留其鲜肥而去其腥臭,此种手法,在北方实在难得。某一连四日设宴款待,均被先生拒绝,今日也该赏个脸罢?”
娄州擅料鱼鲜,是众所周知的事情,据闻有厨子能够将鲜鱼片得如蝉翼一般透明纤薄,入口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