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_作者:浮云素(135)

2019-03-06 浮云素 美食文

  可以说是非常有弹性了。

  干贝再锅铲的推动下煎出层焦黄色的边,柔软的内在逐渐变得坚硬,花也绽放得更大,猪油已被吸入内部,香料的香味储藏在干贝内部,只需咬上一口便能感觉到小小身躯中隐藏着无与伦比的力量。

  煎完干贝后他把食材放到一边,开始处理别的。

  鲍鱼海参等海产品都是中黑羊连夜从福州等地捞上来的,莫文远脑袋里存了后世的食物图鉴,清楚哪里的海产品最美味,饕餮跟着他的指引跑到福州附近的海里,进行打捞。

  饕餮的舌头比莫文远还要灵敏,对方烹饪的美食他舔一口就知道盐是放多了还是放少了,烧的时间够不够,精妙的判断力被他同样用在了食材选取上,他从来只会打捞最新鲜最好的。

  就算冲着对食材的严谨劲儿,他和莫文远都是绝配。

  ……

  打扫完屋子后,中黑羊略觉无聊,便挥动粗蹄子站到厨房门外,灶台前的“暴君”莫小远不允许外行人插手自己的圣地,那在外面等等没关系吧。

  他吸气呼气吸气呼气,羊的鼻孔本来就不小,开开合合间更张大了。

  房内,莫文远正在处理方腿,方腿是他亲手做的,长安城郊农户送来劁过的肥猪,此猪比起没劁过的,更加性情温和肉质肥嫩,随随便便喂些吃食就能长得很大,更加难能可贵的是,猪身上一点腥臊气都没有,用来腌制火腿再合适不过。

  他用的是传统金华火腿的腌制方法,又凭个人喜好添加了几味香料,方正的火腿呈现出诱人的红色,白黄相间的经络密布火腿表面,看似笨重的菜刀落在莫文远的手上,给他玩出花来,正方形的火腿蒸块被分成了成千上万跟细密的丝,更难能可贵的是,细丝一根一根磊在一起,维持四四方方的模样。

  火腿丝在瓦罐底贴了一层,随文火慢炖,酒味渗透入火腿丝中,汤汁,海鲜的鲜味从上倒下深深渗透入其中。

  莫式佛跳墙的精华就是最外面一层火腿丝,简直就是无上的人间美味。

  佛跳墙需要长时间炖煮,在此期间他又做了别的大菜,什么白斩鸡、红烧肉、汤中牢丸,按顺序盛放在各色器皿中。

  忽然莫文远听见门口传来诡异的声响,像是嘎啦嘎啦的磨牙声,又像是用指甲在墙上刮发出的刺耳声响。他听见诸多怪声,心中发毛,不由打开房门一探究竟。

  莫文远:=口=!

  李三娘&莫小狗&赵二娘&中黑羊:=口=!!!

  三人一羊从上倒下依次排开,以难以言喻的动作贴在墙上,譬如李三娘,双手扒在墙上,脸与土墙只有一线之隔,她在家中的地位最高,此时也是距离门缝最近的,莫文远垂眼打量她的指甲,凤仙花染得指甲颜色略脱落,细碎的红色粉末扣在墙上,想来刚才损害他耳朵的噪音主力就是李三娘。

  对上儿子的死鱼眼,李三娘讪讪笑了,连忙把自己的手指收回去,端庄静立。

  莫文远:“……”

  太晚了。

  再看其他人与羊,姿态各异,赵二娘云鬓散乱,表情尴尬,莫小狗则与中黑羊同,早就“口水之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莫文远心说,中黑羊流口水他能理解,谁叫羊的口腔结构与人不同,很容易储存口水,但成年人流口水成这样,未免也太邋遢。

  他深深叹口气道:“先帮我把红烧肉白斩鸡端上桌吧。”

  哦!

  三人一羊情不自禁欢呼,太棒啦!

  第41章

  唐人对除夕团圆宴的重视程度与现代人不相上下。地域不同, 现代人除夕当晚的桌上主食也随之改变,北方等地会在晚上吃饺子, 沪市则吃八宝饭, 还有些地区会吃年糕, 除此之外,菜色也大相径庭, 什么扣肉、红烧肘条、红白丸子、四喜丸子笋,有的能在北方看见, 有的能在南方看见。

  莫文远做菜时不拘一格,管他是南菜还是北菜,只要好吃,统统端上桌, 光是鱼就做了好几种。他力大如牛, 布巾盖在铁锅的“耳朵”上,暗中使劲,稳稳抬起, 飘在汤水表面的酸菜随他的动作而晃荡。

  酸菜鱼稳稳上桌,白鱼片埋在菜叶状的酸菜底下,圆润可爱的鱼丸在锅边缘悄悄冒头, 鸭血埋在最底层,稍微用筷子在汤水中翻搅两圈便冒头, 翠绿色的葱花沫在锅中心堆出尖尖角,在他走路的过程中,葱花金字塔散开些, 在乳白色的汤面上晃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