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_作者:浮云素(172)

2019-03-06 浮云素 美食文

  伙计道:“得嘞!马上就上。”

  不多时,三大锅依次上桌,清汤颜色最浅,汤面上飘着大葱生姜枸杞等物,羊肉汤则被熬成了诱人的奶白色,食客们对辣锅最为好奇,都伸头伸脑凑到辣锅边上。

  辣锅的汤汁与其他汤颜色不同,泛着微微的红色,随着汤咕咚咕咚逐渐煮开,似能看见绿色的葱状菜在锅底沉沉浮浮,汤面上飘着大把大把红色的小果子,定睛一看发现是茱萸果。

  王蔚咦了一声道:“此汤可是羊肉熬制的?”

  伙计道:“不错,但与羊筒子骨汤用的骨肉不大一样,味道浅淡些,更能凸显出辛辣之味。”

  两人对话间,羊肉也上来了,他们人多,点的肉也多,各式各样的羊肉片、黄瓜条、大块大块的肉切羊肉,鲜嫩多汁的羊肉丸子,还有各色蔬菜豆制品,甚至还点了五花豚肉。

  李三娘食肆的豚肉与其他店的不同,全无腥臊味,尤其是五花肉,肥瘦相间,尤为细腻,平日里做炖肉就很不错,王蔚等成年男子一口气可以吃上十块,就不知将五花肉片了涮锅又是何等滋味。

  “吃吧吃吧,别看了,都一起吃吧。”说话间他已提起筷子,其余郎君见王蔚做此态,也不扭捏,各个夹起自己心仪已久的菜色。

  王蔚的目标明确,他想尝尝辣锅的味道,没有用胡椒烹制的汤勾起了他的好奇心,肉片下锅滚煮,铜锅高温,不多时肉就变成了熟透的浅白色,白肉片上沾染了几粒粒淡红色的水珠。

  他也不端详,趁着热气正冒,猛地塞进嘴里。

  “嗯!!!”

  这这这这这!这是什么味!

  与传统胡椒到来丁点辣味并不相同,茱萸浅淡的辛辣在其余香味的调整下猛地在口腔中荡漾开,并裹挟着气吞山河之势,震撼他的舌尖。

  他呼吸两下,鼻腔中满是冲人的香味,此味压过了茱萸淡淡的苦涩,让食客只有功夫估计到啦。

  “嘶——”他的舌尖微微发麻,但辣味特有的火热温度,霸道的香气却刺激他的口腔鼻腔,让王蔚忍不住一筷子一筷子的吃,其他同桌人也是如此去,除非是恨不能吃辣的钱,其他就算是嘴唇变成两道香肠都要坚持吃。

  好辣!好香!好爽!

  王蔚吃的大汗淋漓,他忽然感受到了菘菜涮锅的美妙之处,菜叶子能够最大程度接受汤汁的冲洗,捞出来时黄色的叶子已经变成了红色。

  “啊呜——”菘菜汁液甘甜依旧,丰富的汁水中混杂辣味,甜中带辣,辣中带香。

  酣畅淋漓!

  王蔚忽然看见莫文远在大堂间穿梭,立刻举手道:“莫小郎君!这里这里!”

  “此辣汤是何种调味料制得的?”未免太好吃了吧!

  第49章

  能够独当一面的厨师在食客用餐之余, 总是会在酒楼中走两圈,看诸位客人的反应, 只有深入人群之中, 才能切实感受到自己做菜的水平高低, 是符合食客的口味还是不符合食客的口味。

  本来,涮锅的技术含量并不比佛跳墙之类的大菜更深, 甚至差得很远,但莫文远很想知道自己精心调配下的辣锅会得到怎样的回应, 在确定上市之前他已经召集了很多人尝试,有他的徒弟,有中黑羊,有鹤十六还有店里的伙计, 便是不怎么会吃辣的人都一边吐舌头一边连连点头, 告诉他此汤味道甚妙。从未尝试过的辛香味在食客的脑海中盘桓,吃着吃着鼻涕就刺溜刺溜从鼻孔中涌出。

  莫文远在酒楼中逛两圈,发现绝大多数的食客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点了辣锅, 有的是吃着吃着受不了了,拼命喝水,筷子无奈地伸向了清汤锅或者羊肉汤锅, 还有些诸如王蔚,已经成了香肠嘴却还在坚守岗位。

  听见了王蔚的问题, 他很高兴,此汤的配料可是莫文远的得意之作,在缺少辣椒的唐代调配出令他自己相对满意的辣汤, 只要是现代的厨子就知道有多困难,所以,即便他知道王蔚对食材、辛香料的了解并不深刻,也愿意同他说上一说。

  他不遗余力地称赞道:“王郎好问题,一下子就抓到了此次上新汤品的关键之所在。”他感叹道,“此辣汤可是我的得意之作,毫不夸张地讲,除非是对辛香料很了解,否则绝对无法分辨出汤中关键一味料。”

  “关键的料可不是茱萸?”

  “诸位郎君可吃过茱萸汤汁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