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_作者:浮云素(18)

2019-03-06 浮云素 美食文

  想到这,莫文远又忧郁地冒出了鼻涕泡泡。

  人生真艰难啊!

  ……

  八月十很快就到了,莫小狗推着小推车到大兴善寺,李三娘与莫文远跟在他身后,手上挎篮子。

  小推车是跟隔壁小商贩借来的,他今日正好有事,不欲往西市,李三娘便用五块蒸饼换来了小推车的临时使用权。

  这推车设计得妙,肚内掏空,固定不动时可添柴烧火,令笼中馒头热度不散,整一个移动灶台,此时天气热,馒头冷得慢,不需用到加热功能。

  蒸笼里放的都是素馅馒头,而三娘与莫文远篮子里的则是果味馒头,有桃馅儿,有李馅儿。

  同桃子一样,李子在北方也是大宗水果,它味道略酸,果汁揉入麦面,酸甜开胃,儿童妇女格外喜欢。

  慧远和尚在偏门处等两人,他身后还跟了好吃的胖和尚。

  胖和尚嗅觉灵敏,老远就捕捉到了空气中的面香,不停吸鼻子。

  等三人到门口后,慧远和尚与胖和尚行佛礼,将三人带入了大兴善寺内,莫文远是第一次进入寺院内部,再加上是几百年的名刹,更是好奇非常。

  大兴善寺是晋武帝年间所建,到贞观年间已有四百年的历史。

  一行人从山门东进入寺庙内,山门为二层歇山式建筑,侧面题有“庄严国土”四字,进门时,莫文远见金色屏障转瞬即逝,他不由道:“这是何物。”

  慧远和尚回头,一脸“你果然与我佛有缘”的表情,看的莫文远心口发堵,他慢悠悠道:“小郎君果然有慧根,此乃四大天王设下的屏障,妖魔鬼怪不得入寺。”

  莫文远:不!我不是!我没有!

  你休想忽悠我去说相声!

  开宝殿立于山门中轴线上,主供奉大肚弥勒佛,四大天王分随左右。

  莫文远一边看呈怒目金刚状的四大天王,一边心说这世界真是不科学。

  之后他们又路过藏经阁。

  中国古代共有四种藏书形式,分别是官府藏书、寺院藏书、私人藏书与书院藏书。

  寺院藏书收在藏经阁中,其为两层小楼,下层供佛,上层藏经,隋朝时大兴善寺内的经书数量已十分之巨,收录众经2257部,5310卷,还不包括未译梵本。

  胖和尚带三人绕过藏经阁道:“圣人欲兴佛,大开译场,令众僧翻译典籍,几年内,阁内藏书数量翻了一倍不止。”

  莫文远忽然道:“藏经阁内除了经书,还有其他类的书籍吗?”

  胖和尚笑呵呵道:“那是自然,经史子集、天文地理、农学概要,只要是你想的书,都能在阁内找到。”

  莫文远:“哦~”他陷入沉思,所以大兴善寺的藏经阁是他能接触到的唯一一座中小型图书馆吗?

  嗯,可以搞搞看。

  ……

  走过几间正殿终于进入僧侣住宿区,僧众住宿区比较靠后,房子也多是长条状的低矮平房。

  他们到时僧人们正在忙碌,早课已经结束,有的僧人扛着锄头准备去种田,有的在台前忙活做面饼,有的将经书摊在地上晒书。

  见李三娘他们同胖和尚慧远和尚一起来,僧众中传来骚动。

  “慧远师叔回来了!”

  “不了也在。”

  “包子来了?”

  “我都闻到味了!”

  其实蒸笼还没有打开,但看着乱成一团的僧人们,莫文远心中感叹,美食的力量果然是无穷的!

  僧人们比较有组织性,骚乱一会儿后就整齐列队,前排的僧人用渴望的眼神看向蒸笼,竹编笼子中似乎藏有无穷无尽的宝藏。

  慧远和尚咳嗽一声道:“就按现在顺序,一个一个领。”

  大兴善寺的僧人有朴素的投票概念,只要有超过半数的僧人认同饼屋的手艺,他们就能成为供应商。

  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胖和尚不了排在最前头,他道:“馅有几种?”

  李三娘道:“甜的有桃馅、李馅,咸的有素肉……”

  听完素肉二字不了两眼放光:“肉?”

  慧远:“咳咳!”

  不了静若寒蝉,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就是不说话。

  李三娘打圆场:“素肉,占了一个素字当然就不是肉,都是果蔬做的,油也是素油,法师不必担心。”

  不了勉强点头,他感到了隐秘的失望,却偏偏不能在慧远和尚面前表现出来,其实他一点都不介意肉不是素的,从进兴善寺开始,他就没有尝过肉味了!想着他便咬了口馒头,下一秒,不了眼睛睁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