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厨_作者:浮云素(186)

2019-03-06 浮云素 美食文

  准确、迅速、高效,莫文远啧啧称叹,为了中黑羊脑袋中的食材雷达,也为他精准找到最高档藕的本事,难怪他一晚上就能搜集小山一样高的特等食材,速度实在是快。

  哎,他简直就是理想的厨师好助手啊!

  ……

  后半夜两人满载而归,莫文远神采奕奕,准备大展身手,他看着嫩生生的藕,心中痒痒,准备先做桂花糖藕解馋。

  中黑羊看他大锅端出来,好奇死了,睁着眼睛在旁边看。

  就口感而言,粉藕比白藕更加软糯,炖出来的口感也会更好,但莫文远偏爱白藕的清香,考虑到个人喜好他选择了此藕,为了让脆藕的口感变得软糯,他做了两项工作,一是用热水洗烫白藕,还有就是加长炖煮时间。

  糯米颗粒分明,形状细长,莫文远用的是上选糯米,颜色呈现粉白,他伸手拨拨,出来时手上似乎沾染了米的香气,糯米被提前放在桶里浸泡,时间不需要很长,趁此时机他开始切藕。

  两端尖尖头被切开,泡好的糯米被细心地灌入孔洞,之后再插上牙签,将藕固定成完整的段落,保证糯米粒不会在炖煮的过程中漏出来。

  牙签据说是天竺人发明的,在几百年前随佛教一并传入中国,作为清洁口腔的方式被人们所熟知,唐代的有些食物比较粗糙,尤其是家境贫寒只能吃粗粮者,牙口大多不是很好,牙缝也很大,吃饭的时候残渣剩叶很容易塞入牙缝中,用木头或者竹子做得小牙签在居民间很有市场,酒楼中常备大把大把的牙签。

  大锅中放了糖、麦芽糖、干桂花、红枣,糖藕好伴侣红菜头还在遥远的欧罗巴呆着,并未引进中国,受到地域限制只能用最古早的方式炖。

  古早味也很棒。

  随着熬煮时间越来越长,桂花糖藕粘腻的甜味逐渐弥散开空气中,中黑羊一动不动站在锅边上,像是望夫石,所幸此吃食的香味并不浓重,否则住在院子里的伙计就要被香味催醒了。

  在等待糖藕好的时间里,莫文远还做了些别的吃食,比方说美味的小笼包生煎馒头之类的,好心情是做吃食的完美调味料,他今日超常发挥,吃得比其他早上还要丰盛。

  等到太阳出来,准备营业时,藕终于变成了令他满意的颜色,棕红色的,筷子进去搅一搅,糖汁拉出长长的粘腻的丝。

  他迅速捞出底下最大的一段,切块后放盘子上,浇了勺糖,送到了中黑羊鼻子底下,中黑羊大嘴一张,舌头一卷,半数的藕全给他吃进嘴里了。

  香、甜、软、糯!桂花的香气很淡,浮于表面,甜却与糖水融合,很难形容糖藕的口感,软中又带有丝丝的脆;糯米被红色的汁液染色,从外表看确实比红藕颜色浅淡,吃进嘴里,米香与糖香交融,有蔗糖之味、有麦芽糖之味……

  江南水乡对甜味的热爱在此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中黑羊只觉自己躺在松软的云朵中,两旁一朵朵的桂花飘荡,天已经被染成了瑰丽的红色,这颜色像是晚霞,又像是流满藕面的红糖汤……

  他的尾巴幸福地转圈圈,桂花糖藕,实在是太棒了!

  第52章

  莫文远生日办得还挺低调, 上午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晚上等伙计都走了, 一人一羊面对灶台, 还有小山似的高级食材。

  凡是在饭店工作过的手脚都很快, 对莫文远来说一个人挑起大半场宴席并不是难事,如果宴席的菜单是他自己定的, 那些菜都是拿手的,就更容易了。

  一人一羊站在灶台前, 颇有种岁月静好之感,莫文远把煮熟的小母鸡放入冰水中冷却时,忽然想到了前世看的下饭电视剧《孤独的美食家》。

  就是一个人孤高地吃吃吃,还吃得非常爽, 点评又十分精妙, 食客吃饭时全力以赴的姿态更是让观者看得口水直流。美食的奥义在于让食客在忙碌的一天后享受短暂的幸福时光,吃美食吃到饱带来的满足感是无法言喻的。

  莫文远是做菜的人,但他在看中黑羊吃饭时能够感受到看孤独美食家直播时的幸福, 想到能让他如此快乐的菜肴是出自自己的手,就更愉快了。

  他现在做的白斩鸡是沪菜名菜,更是中黑羊极其热爱的一道美食, 此菜还原了鸡的原汁原味,十分考验食材的品质。

  有的食客认为, 白斩鸡只需要在锅内加生姜煮熟,再捞出来放入凉水中浸泡便可,对厨师的技能要求并不高。事实并非如此, 越是简单的步骤越能看出厨师的功夫,像是简单一道鸡蛋炒饭,都能从鸡蛋是块状还是丝状,米粒是否颗颗散开中看出功夫深厚与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