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了半天,果然让他在一个角落了看到了一个挂着转让的小吃车。
想要转让的小吃车是做炒面的,一个中年男人,坐在小车旁边闲的抽烟,别人的摊位前,三三两两的还有两个人,可他这边是半个人都没有。
这30多度的大热天,卖炒面,有生意才怪了。那炒面油性大,而且还要趁热吃,凉了可就不好吃了,外面那么热,自己闷头吃热热的炒面,吕子阳想想都感觉热的慌。
这小吃车,看起来还颇新,功能齐全,带着一个炒锅,下面是一个小煤气灌。连车带摊位费,总共1600,这是吕子阳磨了半天的结果。
买这个小吃车,吕子阳绝对是赚了,车是九成新,其他不算,只这个三轮车就不止1000多,更何况上面配的东西还十分齐全,操作台上面都是加大宽的,而且小吃车外面还焊接了一块可以当餐桌的铁板,这个如果他自己买车单独焊接,没有个二三百肯定拿不下来。
如此算下来,这个二手的小吃车,他是半点没买亏。
车有了,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电冰箱。做冷面没冰块,可是不行的。吕子阳这次没去买二手的,而是买了一个新的冰柜,一个冰柜,才八百多一点。保修一年,一年之内坏了都可以随时换新的。万一买个二手的,用着用着坏了,他去找谁去。
这两大件加起来两千多,吕子阳的钱包一下子就空了。
苗云和吕珊还在家收拾做冷面的材料,这边吕子阳就先把小吃车给骑了回来,跟着他一起来的,还有送冰柜的小三轮。
“妈,你来看看这个三轮车,你能不能骑。”吕子阳一进门就大声的说道。这个三轮车是烧油的,马力有些大,他怕苗云骑不了这么大的车。
正在收拾冷面材料的苗云,整个人都愣住了,怎么吕子阳刚出去一会,就开了一辆小吃车回来,还有院子里的那个冰柜是怎么回事?不会是吕子刚买的吧。
苗云没去试三轮车,而是把吕子阳叫进屋有些急切的问道,“子阳,你是不是把林家给你的钱全都花了。”
“嗯,花就花了,这些本钱很快就会赚回来的。”吕子阳见苗云一脸的担心,继续安抚到,“妈,你要相信我的眼光,我们费了这么多功夫,不就是为了赚钱吗?这东西都买回来了,你可别又后悔了啊。”
“妈妈哪里是后悔啊,妈妈这是怕你连高中的学费和生活费都搭进去了,眼看着没多久就要开学了,万一钱攒不出来,可怎么办啊。”苗云眼圈有些红,她是真着急了。
“妈,你别着急,等明天这面摊开起来,你就知道我们到底能不能赚钱了。”吕子阳安慰道。
苗云被吕子阳安慰了一通,也是没有任何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作者有话要说: 想问一下大家,最近几章写吕小胖创业,你们感觉如何,我一个人闷头写,自己感觉挺好的,至于小可爱们,你们都不吱声,我也是有些无奈。
☆、第二十四章 还算不错的开始
明天就要把面摊开起来,各种杂事不少,只制冰这一项,就让吕子阳一家忙到半夜。别人家用的是什么冰水他不知道,但他用的全是烧开的凉白开。这烧水,凉水,冰冰块,足足折腾了好几个小时才消停。
第二天天蒙蒙亮,苗云就起床了,她和吕子阳,两人一人去买蔬菜,一人去买盘碗,而吕珊则是在家切辣白菜。
忙碌一个上午,在11点的时候,吕子阳骑着小吃车载着吕昕来到了镇上最大的市场。他租的这个位置虽然偏一些,但价钱便宜。他还算满意。
荞麦面条在上午的时候,已经放水里泡好了,客人来了放水里煮几分钟,面条熟透,然后过一遍冷水,装碗,浇上早已经调制好的汤,放上辣白菜,黄瓜丝,西红柿片,在切上半个鸡蛋。一碗酸辣舒爽的冷面就好了。
一碗面,前后用不了五分钟,算是速度比较快的快餐了。
中午,来市场买吃的,一般都是周围工厂上班的工人,中午下班了,不爱回家做饭,来找现成的吃。这其中以年轻人为主,特别是没结婚的小年轻,没几个爱在这夏日里开火的。
吕子阳早早的用一张大红纸,贴在纸壳上,写了一个简陋的广告,“韩国冷面,5块一碗,免费加面一份。”
这荞麦面条着实不值钱,一块钱的面条,一个大男人都不一定能吃完,吕子阳写这个免费加面一份,完全是为了招揽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