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男神穿六零_作者:莫小蝎(416)

  魏医生当时就眼眶一热,要不是为了等他,覃老师哪儿去不得。

  正好因为前些年的事儿,首都的各个学校都缺人,尤其是高考恢复之后,眼瞅着学生要招进来了,得用的老师没几个。

  覃老师在家乡也教的师范,人家学校听说她在北京,当即就来请,让她过去教书。覃老师喜欢跟学生相处,哪怕当初举报她的人中就有她的学生,她也没因此怨上其他人,还是很愿意去当老师。

  巧的是,覃老师新入职的学校,就是首都师范,也就是说,不出意外,她会给向辰代课。两人本就是师徒,这样一来,算是又过了回明路。

  向辰还不知道这件事,覃老师难得童心发作,准备给向辰一个惊喜,所以向辰和许恒洲上门的时候,她硬是憋着没说,还不让魏医生告诉他们。

  第157章 思未来

  魏医生住的地方跟李老的不一样,李老那边叫“大院”,外头有站岗的,里面是独栋小楼,进出都得检查。

  向辰和许恒洲去过之后,李钊特意把他们带到哨岗那儿,让人认个脸以后过来就不用拦了。

  魏医生住的就是正宗的小院儿了,他原先自己开了个药铺子,就在自家院子里头,对外的是药铺,后面是住的地方。

  现在房子被还回来,里头原来的东西肯定不在了,他自己炮制的一些老药都没了,那些都是好东西,魏医生半辈子的积蓄,就这样没了,挺让人心痛的。

  好在有覃老师在,魏医生看开很多,没了就没了,他现在别无所求,以后药铺开不开都行,国家补偿的钱,够他们两个老的养老了。而且他还有手艺,凭他的医术,总有一口饭吃。

  要是让许恒洲知道他的想法,肯定非常不赞同,魏医生的医术是好,可商业眼光忒差。他手上的钱现在看着是挺多的,不买房子,看病靠自己,光吃穿,养老那是够够的,前提是以后华国的物价跟现在一样。

  物价一样是不可能的,以后华国会进入经济发展的高速期,人们的工资水平会涨,但永远跟不上飙升的物价。

  如果只靠着魏医生手里的钱,以后想过得很宽松是不太可能的,不过就像他想的,有他那一手医术,总归不会没饭吃。

  许恒洲可不止想让他们吃饱饭就够了,不管是考虑到老人的未来,还是自己也想跟着占一些好处,许恒洲都提前做了个计划,这次来,他也跟魏医生提起了。

  彼此之间关系熟稔,魏医生是个耿直的性格,许恒洲不用拐弯抹角,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跟他说了。

  覃老师和向辰对他们的谈话没兴趣,师生俩到一边说话去了,许恒洲和魏医生留在书房,说他的打算。

  其实许恒洲是这样想的,人吃五谷杂粮,就没有不生病的,不光如此,因为他和向辰的特殊关系,以后肯定要好好保养,他可不想向辰老了疾病缠身。

  从养生这方面,中医应该是比较靠谱的,更何况他们还有魏医生这个国手在。但是有医生还不够,还得有药。

  很多好药,野生的效果更好,但是在后世,基本是有钱都难买到,现在还好一些,好歹那些深山老林还没被人祸祸光,找找渠道,能收一些好药炮制好收藏着。

  这样一来,以后家里这几位老人用,或者自己用,都方便得很。

  关于这个想法,魏医生很赞成,他想的是覃老师,覃老师的身体并不多好,他给她慢慢调养着,有些温补的药材是必不可少的,像人参这一类补元气的,能有当然很好。

  只是这些药材来源是个问题,不过这些都不用魏医生操心,都由许恒洲来解决。

  他已经打算好了,等政策再开放一些,他就安排人去东北那块,各个村子的跑,肯定能收来不少好东西。给魏医生一部分让他制药,自己空间里留一部分,以备不时之需。

  人选他也找好了,他当年的几个朋友,一直有联系,张兴业不用说,本职工作干得有声有色,别人眼中的有为青年。

  李明表面上就是个普通工人,高不成低不就,其实许恒洲和张兴业私底下捣腾的事儿他也参与了,手头上攒了不少钱。他这人天生善于和人打交道,对外的事务一向都是他负责,从没出过岔子。

  剩下的张栋,当年走的最早去当兵了,后来不知道听说了什么,跟许恒洲的联系断了,寄出去的信不回。许恒洲可不是热脸贴冷屁股的人,既然如此,就当当初没认识这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