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梁宫和荀天弃将所有珠子的内容全都看了一遍,原著有写的、没写的,都在其中,梁宫顿时发现,原著最后三章真的是水漫金山。
梁宫穿书至今,一直都在当一个移动的百科全书。不过他自己也是心知肚明的,他只是占了原著的便利,外带一个来历不明的“知识库”撑着,其实有些问题,他也没有答案,他也很好奇真相。而留影珠记录的内容,正好解开了不少疑团,同时,也给他增加了一批新的疑问。
比如妃明箜好奇的一个问题:“为什么与纯粹的清灵之体并列的,会是清浊并存的混沌之体?”梁宫直到听到这句话,才蓦然反应过来,他居然现在才想起这个问题!
事实上,在原著主角知道有这两种特殊体质存在的时候,已经有许多读者向作者提问,只是作者仅仅留下一句“日后便知”,没有正面回答,于是逐渐成为个“历史遗留问题”,时不时被记性好的读者提出来遛一遛。
虽然梁宫当初没有参与到逼问作者的活动中,但他对这个问题同样非常上心,因为他自己也曾如此想过。不过考虑到也许是作者留下的什么伏笔,他打着反正该知道时就会知道的主意等着,结果……
于是问题就来了,从他自己来到元明大世界直至今日,若非被妃明箜的留影隔空点醒,他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漏掉了这个念头,简直细思恐极啊!
人能够证明自己的存在,证明自己是谁,依赖的就是脑子里的记忆和念头,若是这部分变得模糊不清,乃至被抹去一段,被改写,那么这个人还是自己本身吗?
看过不少这类的套路的梁宫就算现在只是个魂体,因为此事也免不了差点惊出一身冷汗,毕竟他身上关于血螭尊者的记忆就是个无法忽视的可疑物!
放在现代,陷入自我怀疑的人,不是精神病就是想太多的哲学家,胡思乱想再多别碍着人都没多大问题,搞不好还能折腾出什么奇思妙想,因此流芳百世。
但换做在修行的世界,这样的自我怀疑,道心绝对会出问题,而道心一旦发生激烈震荡,很容易就会入魔,而一旦入魔,结果不是自杀,就是因为干了糟糕的事被别人杀了。
只有梁宫自己知道,他真的真的差一点就出问题了,“萧无爻”这三个字,就差一点点,便成为了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如今甚至不必回想个中危险,因为那份惊悸迟迟仍未散去。
他终于知道帮助自己良多的“资料库”的归属,“萧无爻”这个名字,就是最正确的答案。妃明箜说出的这三个字,仿佛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潜藏在他灵魂深处的秘密之所,属于萧无爻一生的记忆突然涌现。
跟随萧无爻的记忆而来的,还有一场凶险的战斗。与最初的经历一致,他的意识被带到不可言状的某处,不得不和对方争夺-主-权,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双方无法并存。
或许是因为萧无爻死得太久了,没剩下多少“活力”,又或者在不可说之处的时间与现世相差极其悬殊。只是一眨眼的功夫,梁宫再次莫名其妙地“胜出”,他还是他自己。而在他身边的荀天弃,丝毫没有发现他有那么一瞬间的“掉线”。
“梁前辈,你认为,我之所以能够激活这些留影珠,是因为我与诸天一脉的联系比想象中紧密,抑或是是说魔帝的手段,因岁月流逝而出了差错,还是说,我与魔帝的师父有着什么联系?”
梁宫还在后怕当中,同样被强大的信息量狠狠地“洗礼”一遍的荀天弃率先回过神来,脸色古怪地问出这么一个问题。
梁宫闻言只是眨眨眼,没有立即发表任何言论。说句大实话,他也不晓得哪个可能性比较大,原著没有明确地说出,现在一切都只是猜测。可是,现在的情报还是不足以支撑他们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只能疑神疑鬼。
荀天弃大概并非真的想听到什么回答,他很快就将这个问题撇开不谈然后复述了一遍妃明箜关于清灵之体和混沌之体的疑问。梁宫曾经详细地跟他说过这两种体质的事情,然而并没有涉及这个问题。他可没有忘记,梁宫曾在提起清灵之体和混沌之体融合之事后,忽然没了下文。
梁宫这次没有保持沉默,他摇了摇头,回答道:“本座同样不清楚个中缘由。”
他也看出荀天弃的欲言又止,想到之前在寻找冰雪之心的途中,他因为神罚锁链的变故而没有说出的事情。凭借多年来的默契,他猜到对方绝对就是依然纠结这个,不过他只当什么都没发现。他是被突如其来的“记”吓到了,暂时懒得继续尝试作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