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养成主角[穿书]_作者:聂青衣(431)

  王家虽然不缺资源,但是也不会任性地“浪费”资源,在发现王不易天赋极差,堆了无数资源也只是勉强筑基后,他们放弃了他,这对于一个世家而言,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王不易也没说什么“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样的话,因为当时的他已经不年轻了,放在凡人堆里,完全可以当个曾曾曾祖父。所以,在被王家放弃后,他遵从王家的安排,到偏远的地方当个小小的执事,回报王家这些年的栽培。

  说实话,修行之路完全不止练气一条,虽然当时看上去只有这条路能够走通,可是死脑筋地撞了南墙不回头,就是自己智商有问题了。王不易的智商没有问题,在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做一名练气士之后,他便寻找适合他的道路。

  造化弄人的是,除了武道体系和咒术体系,其他道路与练气体系都有冲突,除非他废除自己的练气修为,否则无法修炼其他。

  但这就出现了一个悖论,他强行废除自己的修为——虽然不高,对自身是有损害的,他无法肯定其他修炼方式真的适合他,若是同样不成,那么如此一次次废除下去,他十条命都不够用!因此,他开始开展各种研究实验,这段经历,成为后来他与玄元祖师结缘的基础。

  花了许多年,王不易并没有找到真正适合他的修炼方式,但他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他终于找到了自己修炼困难的问题所在。

  放到造化石碑大行于世的时期,作为天门道君的守知圣人,怕是顶多只有二或三的天赋刻度,只比无法修炼的凡人好上一点,连筑基都成问题。他是经脉堵塞——不论是先天不足还是后天而就,体质又不是那种对天地元气敏-感、容易储存的类型,于是他就悲剧。

  元明大世界里的练气体系太吃资质了。不同于别的小说“世界”,资质啊根骨啊之类的东西好不好都无所谓,若有持之以恒的道心或者逆天的气运也有成功的可能。而在这里,练气体系根本就不是什么适合全民修行的东西,它更适合走精英路线。可是,当时的人族只有这么一个最佳选择。

  在那时,咒术体系是需要打倒的“旧地主”,打压还来不及呢,更何况这个体系虽然完全不看出身资质,可说是有志者事竟成,但实际上,它吃悟性的啊!咒术这玩意可不是光靠死记硬背就能够学会,还涉及到许多方面。否则以荀天弃的学神资质,当初学个小小的咒术也不可能超过一个月。

  要论草根、亲民,还得数武道体系。人族自诞生以来,虽然有部族神庇护,但也不是温室里的花朵,想要在这片天地生存,还是要自己用双手去拼,部族的神明,只会应付同一层次的敌对力量。与妖斗、与寿斗,与天地斗,侍神者毕竟只是少数,咒术不适合每一个人,人族在无尽搏斗中,形成了自身特有的武道。

  武道是一个宽度特别广的概念,所包含的内容之丰,不亚于咒术。总的来说,大致就分为炼体和炼神两大部分。武道体系的门槛很低,所有人——包括被造化石碑认为无法修炼的凡人也能修炼,只要资源跟得上,本人不傻又有恒心,“逆天改命”不是梦。

  事实上,武道体系才是人族最最重要、最最根本的修炼方式,因为它只有资源的限制,选择了武道,就代表任何人都有超脱的可能,最是接近“人人如龙”这一理想。然而,武道从未成为主流。在神话时期,咒术体系完克武道,而在诸神黄昏之后,武道却莫名地被压制下去。

  王不易练气天赋实在太差了,他之所以还能筑基,靠的是武道的炼体,硬生生改变自己的体质,强行冲上去。武道体系和练气体系在前期基本没有冲突,或者说,练气、咒术、武道三大体系在前期是可以同-修的,其中咒术体系更是由始至终都不会跟任何体系产生不合。

  王不易如果选择走武道之路,或许就不会耽搁那么多年,但同样的,若他没有被练气体系耽搁许多岁月,或许就没有以后的守知圣人,一饮一啄,谁也说不准对错。

  当初王不易没有走武道,其实跟他自己无关,而是王家的锅——王家不允许子弟修炼武道,因为他们跟妖族有着不为人知的联系,而武道需要的正是妖兽乃至妖族的血肉!刚开始修炼还好,可以用草木之精取代,但后期不用血肉,难以进步。

  王家不会提供血肉,而王不易无法获得血肉,他只能妥协。离开王家,可以说是他这一生中最关键的转折点,因为他才能遇上了玄元祖师,他的人生因此从无望的死胡同拐上另一条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