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佞臣_作者:甲子亥(59)

2019-02-01 甲子亥

  呵!这一下,权臣与清流便是彻底站在了对立面。

  好一个一石二鸟之计,成与不成,到最后损失的都是四大臣。

  不不不,乃是一石三鸟才对,宴敛一顿。

  坐龙椅的那位如此推崇抬举书生,自昭武年之后,大扬朝跌跌撞撞行进了四十年,往日里能铭记崇光一朝恩德的人还剩下多少?比如眼前的宴仁亮,他祖父因那场战乱而死,如今,不也是一口一个今上吗?时过境迁,不外如此。

  只此事过后,不论成功与否,离着这位孝熙皇帝尽收天下士子之心,也就不远了。

  ……

  上元宫,乃是大扬朝核心所在。取紫气东来之意,加之这里乃是帝王居住的地方,防备森严,寻常百姓难以接近,故又称紫禁城。

  自高祖建元二年迁都京城开始,上元宫开始修建,到如今百余年间不过是修成了三十余座宫殿,比之前朝三十里咸安宫却是差的远了。

  大扬朝的国姓乃是景,今上讳修然,年号孝熙。二十有一,在位十三年!

  天子端坐太和殿,不紧不慢地批阅奏章。那折子上面除了天子朱批之外,还有一道蓝批。行蓝批的便是太后,四大臣。平日里皇帝批阅的奏章俱是要让他们筛选过目之后才会交由皇帝审阅,真真是可笑之极。

  烛火闪烁,内监揭了厚重的门帘,曹陆轻手轻脚地走到孝熙帝跟前,“陛下,人带来了。”

  “叫进来吧!”孝熙帝轻哼一声,将手中的朱笔放在笔搁上,自有内侍拿着温水浸湿的绸布上前来将孝熙帝的手指擦拭干净。

  抿了口香茗,再抬起头来的时候,前方的地面上不知何时跪了个人。不正是宴攸又是谁?

  捏了几块糕点填了填肚子,他方才慢悠悠的开口说道:“朕今日既然能叫人把你捉来,你们的底细,来路,朕自然是一清二楚的。”

  地面上的人顿时浑身一震。孝熙帝继续说道:“也别想耍什么花招。这里是皇城,你的身家性命包括你的主子,从始至终都在朕的眼皮子底下,朕若是想要你们神不知鬼不觉的消失,那也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你要什么,朕也清楚得很。关和太监能给你的太过遥远,从龙之功,不是那么容易得的!但朕不同,只要你尽心尽力,朕,决不会亏待你!”说到这里,孝熙帝微微一笑,“好了,你回去吧!若是想通了,便去找宴仁亮,他会告诉你应该怎么做的。”

  宴攸微微一顿,良久才是站起身来,躬身退了出去。

  四下又恢复了清静,景修然抿着唇角,从腰上的香囊里倒出一枚木牌,他的眉眼之间透着一抹暖色。重活一世,宴敛是他的劫,是他的执念。

  宴攸也好,宴仁亮也好,内阁也好,这些人,这些事。这辈子他来用,他来做。

  金屋藏汉子什么的。这句话他不打算当做玩笑话。

  第二十七章

  这般纷纷扰扰了十几日,内阁一事终是尘埃落定了。因着这事,京城又诞生了几门新贵。这场长达两个月的朝堂博弈,最大的赢家自然是今上无疑。只一点,今上议定的内阁人选之中有两人乃是叶姓子弟,另有两人也是太傅叶长启的嫡传弟子。

  内阁新立,暂设大学士四,学士八。叶家竟一下子出了四个阁臣,着实是令朝野上下一片哗然。

  四大臣虽各为其主,各有考量,但是面对孝熙皇帝的咄咄相逼,无论如何起码明面上是抱成一团,一致对外的。如今,包括国戚孔家在内的三大臣在今上的刀锋下不得已暂时败退了下来,叶家却异军突起,在内阁之中占据显著位置,若是说里面没有什么弯弯绕绕,必是没人会相信。最大的可能便是那叶家暗地里怕是早早的就投效了孝熙帝了。

  众人皆以为这是叶家打的一手好牌,狠狠的坑了一把三大臣不说,还给自己捞到了足够的好处,如此算计,直教人目瞪口呆。可事实如何,叶家只能冷笑不语。他家姑且可以算作是老世家的人,只是与那老世家一脉的领头人——镇国公府,虽同属于辅政大臣,算得上是往日无怨,近日无仇,但绝对是老死不相往来,乃至于相看两厌。

  镇国公府看不上叶家当年举族投了昭武皇帝,叶家看不上宋从义扯着前朝大义的旗子,给自己捞够了好处不说,偏偏还做出一副高人一等的姿态。

  如今,孝熙皇帝倒是玩得一手好棋,四个阁臣的位置,便将最为势弱的叶家推到了三大臣的对立面。孝熙帝想要的不就是四大臣不和吗?或许还想要趁着这场混乱,将叶家纳入帝党的阵营。这样粗浅的道理,叶长启都能弄明白,难道宋从义会不明白?他就等着看叶家的笑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