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他们垂涎白桦村的稻种,但为了一个稻种得罪习家,却也是他们不愿意的事。毕竟,那稻种迟早是要流传出来的!
见他们离开,白桦村的人松了一口气。桑远却悄悄在赵立国耳边说了什么,让他愣了愣,却狠狠点了点头。
习绍跟李哥等人直接去了县城,给习父打了电话。习父并不想让自己的儿女放弃各自的前途,但习绍分析了一下如今乡村人口以及劳动力的空缺,习父便沉默了。
作为大学教授的他,平时看报以及听到的一些消息,对目前农业发展趋势势不可挡是了解的。乡村大量缺乏劳动力,生产力不足的情况下,那便只有下放。如果等到下放,那就失去了主动为被动。
想到这一点,以及今年来他跟桑远弄出来的成果,习父觉得,或许该给孩子们一个自己选择的机会。
分别给习儒风和习家姐妹打了电话,不想三人都愿意下乡,让他觉得真的无法理解年轻人的思想。
没有阻拦,直接去帮他们办理了相关手续,只等他们回来。
“儒风,你在军校成绩优异,毕业后就能直接进入军部!这么大好的机会,你怎么会选择这个时候去下乡?”在习儒风的军校里,习儒风的教官十分不能理解他的选择。
“教官,军人的职责是为了保护人民,如今人民基层需要我,我自然义无反顾!”当初读军校是听了习绍的建议,如今离开还是因为习绍,习儒风觉得他这话说的简直惭愧。但是,习绍既然需要他,他就得去帮他!
这是他作为一个哥哥的责任!
“你!”教官大概是第一次觉得听这话有些讽刺,气得不知道该说什么。
“让他去吧!年轻人去基层锻炼一下没什么不好!军部需要的是有能力的人才,不需要温室里的花朵!”军校校长推门而入,对于习儒风有这份担当感到很欣慰。
“感谢校长的栽培!”习儒风笔直的敬了一个军礼,脸上露出一分轻松。
“去吧,相关文件我都让人给你准备好了,你父亲教了大半辈子书,到没想到你们这些孩子,一个个都不让他省心!”军校校长认识习父,习儒风并不奇怪。再次给他和教官行了一个礼,便离开了。
“校长,您是不是得到什么风声了?”教官等习儒风离开后,迟疑的问了一句。
军校校长看向窗外,有些沉重的叹了口气。“这个时候去是个好时机啊!”
对于这句话,教官有些无法理解。明明正兴起参军热,为什么去下乡又是好时机?
然而,军校校长并没有再多说。
第四十二章 毫无阻拦的下乡
当习儒风拿到军校校长开出的相关证明时,看到了一份市监察员的举荐书,不由得一愣。看了一眼后,他便对军校校长十分感激。
并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去了一躺市检察机关,将相关的资料记录在案后,对下乡有了莫大的干劲。
回到家后,看到同样赶回来的两个妹妹,他不知道,这时候的这一决定,让他们家逃过多大一劫。
“对了,习绍让你们带一些有特长的人过去,你们有没有人选?”习父看着三个儿女,又提了习绍的一个要求。
“军校里的人我可不敢带出来,不过可以在城里找找,小弟肯定需要一些机械相关的人,这个我去办就行了。”习儒风算是比较了解习绍的,能偷懒的事绝对不会省钱!
以前总担心他把习家败光了,但现在看来,他的担心是多余的。至少,他的私户里,就没少过钱。而现在,正是这笔钱的可用之处!
“白桦村那边好像只是种粮,我们这些人的特长也用不上啊!”习雯舒无语的抱怨了一句。
“一个村大概也要不了多少会计,我去看看有没有对农活感兴趣的人吧!”习雯晴倒是想到了一些职位,但又不清楚是否能当上,也就不敢保证。
“尽量选能吃苦的人吧,我看了一下最新政策,就算是干部也得下地干活,你们去了可要好好跟村里人学习。再累再苦,我可都帮不了你们!”习父是一个做事认真的人,自然也要求他的孩子从一而终。
就算为他们担心,他也不会让他们退缩。
“爸,你可别小瞧我们!我们现在可都是党员呢!”习雯舒听出他话里的担心,挺着胸脯一脸自豪。
城里的孩子读书不算什么,成为党员才是真的了不起!大学生加党员的身份,那可就是前途明媚啊!